当前位置:

时间线丨地铁3号、5号线的陌生站名原来都是有故事的

6.jpg

地铁3、5号线上的站名都是长沙老地名,其中带“塘”“桥”“铺”的地名较多。

7.jpg

水渡河旁的李公庙建筑群。组图/记者伍婷婷

8.jpg

水渡河大桥旁的高楼在捞刀河上投影,这是一片平静的河湾。

随着长沙地铁3、5号线的运营,一些陌生的站名也进入我们的视野,仿佛它们从不曾在长沙存在过。

当我们循着这些车站深入探访站名来历时,发现这些地名是长沙城市变迁的遗存,只不过已换了模样,没有了地名所代表的地貌痕迹。它们有的变成了现代化小区,有的是宽阔的道路,还有的则是建设中的工地。人们靠记忆拼凑起它们曾经的模样。站名里的“塘”“岭”“坡”“山”等代表着长沙的地形地貌,而“桥”“河”“渡”“铺”则藏着旧时长沙的交通出行。

当我们乘坐地铁,老地名在耳边响起,让我们想起长沙曾经的空间地理和历史变革,这是一件让人喜悦的事情。

两条地铁线8个“塘”

长沙地铁3、5号线一共有43个车站,站名突然冒出了不少陌生的“塘”,“塘”是站名里妥妥的C位。

地铁3号线西起岳麓区山塘站,东至长沙县广生站,全长36.5公里,设25个车站,其中就出现了山塘、侯家塘、东塘、螺丝塘。而起于雨花区毛竹塘站,止于长沙县水渡河站的地铁5号线,全长22.5公里,18个车站中,带“塘”的站名就有圭塘、大塘、板塘冲、毛竹塘。两条线,共8个带塘的站名。塘,字典里释义为“面积大小不等的一片静止或缓流水域”。这些带“塘”的站名都是所在位置的老地名。旧时长沙,这些地区多属于郊区。

长沙多山多水多坪,地理环境复杂。这样的地理环境不仅影响着城市形态及街道布局,也影响着地名。在长沙地名中,以地理环境命名的地名不在少数。因地形地貌上多丘陵、山地,地名中常出现山、岭、坡、冲、垅等字作为通名,地铁3、5号线的站名中,就有类似的地名。而长沙襟江带湖,河道纵横,因而形成了丰富的水文条件,反映在地名中的就有“江”“河”“湖”“塘”“井”“泉”等。地铁站名里那些带“塘”的地名其实就是长沙地理环境的缩影。

地铁站名里带“塘”的地名,因“塘”的方位、形状及周边的环境不同,名字各异。除了我们熟悉的侯家塘、东塘、圭塘外,还有相对陌生的山塘、螺丝塘、大塘、板塘冲、毛竹塘。这些陌生的“塘”,随着地理实物——塘的消失,也渐渐不被人所知。螺丝塘是地铁3号线往东的倒数第二站,属于长沙县星沙街道。螺丝塘因螺丝塘村而得名。该村境内丘陵起伏,中部高,四周低,呈斗笠形,又因境内有一口状如螺蛳的塘,取名螺蛳塘,后来谐称螺丝塘。2008年,螺丝村部分组拆迁完毕,由星城社区代管剩余组的日常工作,螺丝村村名、建制同时废止。如今,走出螺丝塘地铁站,周边小区、商业林立,当年那口像螺蛳的塘早已没了踪迹,螺丝塘也只是作为老地名留存了下来。

跟螺丝塘紧邻的广生,乍看像人名,实则也是村名。虽然站名未出现“塘”字,但来历也与塘有关。“广生”名字的由来比螺丝塘更复杂。在湖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中,“广生”源于清朝一周姓老板的店铺名——广意堂。它原意是让广大顾客满意、生意红火,世代相传。店铺延续到1949年后,因公私合营更名为广生堂,意为广招财源、惠及民生。那时店铺周围有一口标志性水塘,取地名时,人们将广生堂改为广生塘。2010年4月撤镇建街,广生村变为广生塘社区。3号线运营后,为了弄清“广生”的来历,一些老人特意从阳光站坐地铁到广生站,但他们看到的都是建设中的工地,只好打道回府。好在如今的广生塘社区离广生站只有三四百米,“广生”地名背后的故事还可以在那里找到。

大塘、板塘冲、毛竹塘都是地铁5号线上带“塘”的老地名,它们都属于雨花区,曾处在城郊位置。大塘站因大塘村而得名,大塘村因境内有一口位于湾上的大塘得名大塘湾。近七十年来,该地名几经变更成为历史地名。2012年大塘村更名为大塘社区。2016年区划调整,大塘社区与泰安社区合并成泰安社区沿用至今。板塘冲的经历跟大塘相似,它因境内有一口面宽底平的水塘,故名板塘冲,又叫板塘村。2012年,板塘村更名为板塘社区,2016年区划调整,板塘社区与植物园社区合并成植物园社区,至此,板塘村建制撤销,成为历史地名。而5号线终点站毛竹塘站因老地名毛竹塘命名,它现属于洞井街道龙庭社区。它的得名同样因为水塘,唯一区别是水塘边长满毛竹。如今,走出毛竹塘站,旁边是红星花卉市场和一些高楼小区。

这些带“塘”的老地名都有相似的命运,它们因城市化进程填埋了具有标志性的水塘,继而淡出人们的视线。

“土桥”仍可找到老长沙郊区生活的野趣

除了“塘”之外,地铁3、5号线上最多的就是带“桥”“铺”的站名,它们在长沙地名中也非常常见。“桥”和“铺”,串起了旧时长沙的交通出行。

地铁5号线由南往北,带“桥”“铺”的站名有木桥、高桥、鸭子铺、白茅铺、土桥,它们都是长沙老地名。其中,木桥、高桥、土桥的得名都与桥有关,只不过桥本身的材料、形制不一样。木桥是介于圭塘和雨花区政府之间的老地名,但由于湖南省全国第一次、第二次地名普查资料中并未收录它,所以很难知晓它的历史。但高桥不一样,它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地名。本版顾问、湖南省文史馆馆员陈先枢介绍:“高桥村,村以桥名,原属于马王堆乡,与其相邻的还有大桥村、花桥村。”

曾经的高桥村原住民周先生说,高桥是圭塘河上的一座水泥板桥,桥看起来很高,但颇为简陋,连桥墩都没有。“圭塘河流经高桥有道水坝,坝下游几十米有座桥,由于水坝被水冲击,下游比上游显得低很多。圭塘河又与浏阳河相通,为防止汛期涨水,加高了河堤,这座桥隔远看显得更高,因此大家称其为高桥。”周先生说后来圭塘河改造,桥拆了,水坝也拆除了,留下了高桥的地名。现在高桥一带是酒店用品、茶叶、副食品等各类商品的批发市场,名声在外。

土桥是长沙县老地名,现属于长沙县湘龙街道土桥社区。这里曾经有座木桥,上面铺满泥土,当地人称为土桥。1950年春,该处也因土桥得名土桥乡。2009年12月,在土桥村的基础上成立土桥社区。如今,走出土桥站,周边高楼、商业林立,全然不是以前村庄的模样了。但往国防科大方向走,在高沙社区和土桥社区交界的地方,还能找到一些村庄痕迹。走进这片隐秘的角落,仿佛置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仍然保留着长沙郊区的模样,自晒旱烟、干菜,搭架子种长冬瓜的景象比比皆是。64岁的曾菊华介绍:“从土桥站出来,红绿灯旁曾是河汊,现在变成湘龙路了,以前的土桥就架在河汊上的,那是我们进长沙城的必经之地。”她记忆中的土桥不是木架构,而是石板,两边还有石墩子作为护栏。“听老一辈说,土桥是朱镕基的爷爷辈修筑的,朱家大屋的人进长沙城要经过这座桥。”67岁的苏双其补充道。土桥附近还有一座五岳庙,看起来很新,村民介绍,这是在五岳庙原址上重建的。老庙有几百年历史了,只是上世纪60年代拆毁了。有趣的是,我们在土桥附近发现,这里的人讲的长沙方言会夹带一些古音、俚语,而且都很热情。若是碰到合适的季节,摘茶叶,采木耳,找野紫苏,老长沙郊区生活的野趣,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古长沙县曾有铺递26处,分为三条路线,往北通湘阴,往东去浏阳,向北达平江。地铁5号线上的鸭子铺和白茅铺都因铺递得名,鸭子铺和白茅铺是古长沙城去往岳阳古驿道上的第一铺、第二铺。

若按照旧时铺递里程“五里一牌,十里一铺”推算,从小吴门出发到鸭子铺只有十里。鸭子铺处在浏阳河下游第八道湾处。从上世纪80年代的马栏山老地图中可看出,浏阳河流经现车站路烈士公园东门京广铁路路基,河道从西北流向急转至东北流向,流向相反的两河道之间形成狭长的半岛,酷似鸭嘴,“鸭子铺”由此得名。鸭子铺往北十里为白茅铺,再十里就是长沙县的石子铺。白茅铺位于今开福区洪山街道洪雅社区境内。清朝初年,周家祠堂左侧的一座小山上建有一座庙宇叫白马庙,清政府在山下设驿站,取名白马铺。之后,往来的行人、商贾、官兵常在此驻足,白马铺周边商铺、客栈日渐增多,逐渐发展成方圆数十里的物资集散中心。但因这一带山上长大片茅草,秋冬时漫山遍野白茫茫一片,当地几乎家家户户的屋顶都是茅草铺盖,人们便将白马铺叫成白茅铺。新中国成立后,白茅铺归属长沙市郊区国营综合农场管辖,民众以务农为主,交通只有一条一米多宽的麻石路,从鸭子铺延伸过来可达汨罗。曾经的驿铺周边还有代销点等几间铺面。1994年,马栏山分场成功引进湖南广电中心,湖南卫视的崛起给白茅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从1996年起,白茅铺开始引进项目,驿铺旧址现已建成现代化的金鹰小学,茅草坡地建成了栋栋住宅高楼。如今,从白茅铺地铁站出来,望见的早已不是白茫茫的茅草,而是四通八达的道路和绿化较好的小区。

水渡河周边,是长沙的一处秘境

水渡河是地铁五号线的终点站,这处老地名一直处于“在线”状态,周边市场、饭店、河流、桥梁、社区等仍然以它为名。在水渡河边,还留存一片旖旎风光,是长沙的一处秘境。

水渡河是捞刀河边有标志性的老地名,在当地村民看来,以水渡桥为中心,上下一公里范围内,都习惯性称之为“水渡河”。它曾是长岳古驿道的必经之处,自古为交通枢纽,往南白茅铺,往北毛塘铺,均只有十里路程。我们出水渡河站,来到捞刀河旁,放眼望去,水渡河这段桥梁密布,河上架设有107国道水渡河大桥、京珠高速公路桥、武广高架铁路桥、万家丽环城线路桥4座桥,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桥梁。如此看来,它仍处在交通线密集处。

水渡河现属于长沙县湘龙街道,原有八景,后人以八景中“春帆浒渡”之意,为渡口命名为浒渡河,后讹化为水渡河。以前的水渡河集镇是长沙县原安沙区公所驻地,临湘至宜章公路经过,公路两边颇为繁华。那时,沿公路两边有自行车零配件、型砂、氮肥等厂,旁边还有货运码头。如今,水渡河集镇虽已不再,但这里建有大型“水渡河市场”,是长沙县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

从地图上看,捞刀河在水渡河这里拐了一个“S”形大弯,因下过雨,此时的河湾里雾气氤氲,在菖蒲、灯芯草、铜钱草等水生植物的点缀下,河湾呈现出一片绝美的湿地风光。这时,几只池鹭出现在河边,它们轻悄悄移动寻觅小鱼虾,但大渡河大桥车流不息,打乱了它们的计划。池鹭腾空而起,只有几抹靓影投入河中。“这里是水塘垸所在地,以前遇大雨就涨水,后来捞刀河改道工程完成,再将梅塘、红旗两个垸合并,垸堤高筑,才结束水患。”当地人说,现在的水渡河是平静的,很多人前来钓鱼、钓小龙虾。

过水渡河大桥,在龙潭山下还有一处古迹——李公庙,它是一处道教真人古迹。清嘉庆《长沙县志》记载:“李真人庙,一在水渡河,肉身;一在花果园,前明时真人后裔建祠,刊像以祀。”如今李公庙建筑上的两副对联也透露出这里供奉李真人兄妹真身。从对岸看李公庙,庙宇非常气派,碰上有雾的天气,又会生出神秘之感。李公庙占地21亩,整个建筑群沿捞刀河流向,先后从山门到地神殿、灵官殿、钟楼、鼓楼、八仙殿、真人主殿,一线排开。我们进入正殿时,李公庙刚开放,我们被殿前的一对石狮和前坪的石象吸引。李公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石狮、石象还有“李真人”镀金古匾都是数百年前的文物。这里留存了很多老物件。在李公庙正殿前方,有两个5层铸铁镀铜香炉宝鼎及清代庙碑、功德碑,库房里,还有各种画像浮雕。而站在李公庙正殿前看水渡河,又有种岁月静好之感,若是平日心浮气躁,不妨来这里走走。

大雨将至,我们从水渡河返程。这趟沿地铁站寻找老地名的旅行,就像一次访古探秘之旅,让人回味。

参考资料:

《长沙地名古迹揽胜》《湖南老街》《长沙县历史文化丛书》《长沙市地名录》等

鸣谢:

长沙县委宣传部、长沙县民政局、长沙市雨花区委宣传部、长沙市雨花区民政局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伍婷婷

编辑:马丽红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