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0封家书里,藏着宁乡人最深刻的家国情怀

00:00
00:00

自去年12月27日,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起“一封家书”主题活动以来,共收到纸质家书和网络新媒体平台书写的家书3万多封,从中遴选出1000余封优秀作品。(视频综合自宁乡市融媒体中心)

e5-1.jpg

为优秀家书作者颁奖。

未5681.jpg

市民在认真阅读优秀家书作品合集

红网时刻长沙3月11日讯(记者 姚宇超)见字如面,纸短情长。自去年12月27日,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起“一封家书”主题活动以来,共收到纸质家书和网络新媒体平台书写的家书3万多封,从中遴选出1000余封优秀作品。3月11日,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战‘疫’时刻,我在宁乡问候您——一封家书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分享会”。这些家书里,有防疫抗疫的家国情怀,有相濡以沫的动人爱情,有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深情真挚的字句,直抵心中的坚定与柔软……

凌晨三点写就家书 鼓励儿媳一线战“疫”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既要一心一意护理好重症患者,也要特别照顾好自己……”这封寄往武汉抗疫一线的家书,是退休教师严争明写给儿媳续秀秀的。

2月7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130名勇士出征武汉,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房,其中就有续秀秀。

“她到了车站,出发前一刻才给我们打电话。”虽然理解,但深切的担忧让严争明一家彻夜未眠。凌晨三点,思绪翻涌,严争明干脆起身,把心里话倾诉在纸上。

“这些天来,我们的手机微信满满,电话特多,大家对你赞不绝口,夸我家有个好儿媳。”“同同、心心已经六岁了,也懂事了不少,他们知道妈妈在做很重要的工作……”为了让秀秀安心,严争明的信里充满了鼓励和宽慰。

“我答应你们,一定平安回来!”分享会上,秀秀发来视频,“等到疫情结束之日,便是我们全家团圆之时。”前线与后方,这份温暖的守护,让现场所有人动容。

战场上他没有哭 听到女儿的家书却流泪了

“我深知,抗击病魔,救死扶伤,这是你的责任——即便我深知!——我仍不可抑制地希望你回来……”当宁乡市人民医院院长刘亮听到女儿刘芊蕊写给自己的家书,忍不住落下眼泪。

宁乡市人民医院作为宁乡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春节以来,刘亮和所有医护人员,冲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

“早上我醒了,他已经走了;我睡觉了,他才回来,我只想每天对他说句晚安……”芊蕊说,正是这种矛盾的心情,让她决定给父亲写一封家书,而这也是芊蕊一家的“家风”。

“从我十岁开始,每年我的生日、爸爸妈妈的生日,我们都会互相写信。”芊蕊说,虽然平时沟通也很多,但文字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承载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最真挚的感情。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刘亮与女儿的相处的时间也终于多了起来。“这封信,将会成为我们之间最特殊的回忆。”

32年风雨相伴 家书是最暖的告白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非常感恩在我的生命中遇到了你。”如果说,爱情最好的模样是什么?也许从这封陈立中写给妻子罗良清的家书中能找到答案。

“这是我第一次给她写信,平时朝夕相处,以为一切尽在不言中。”陈立中笑着说,“但写起信来,才知道原来心里还有这么多话想对她说。”

“你还记得,酒席你爸妈操办的,新房就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结婚32年,两人相扶相助,从一贫如洗到现在的有滋有味,家书中,陈立中讲述了许多发生在夫妻之间的小故事,罗良清的温柔、勤劳、坚强,一直是支撑陈立中和这个家的力量。

现场,陈立中还准备了一束鲜花:“怪我不够浪漫,32年第一次送你花。”“和你相依相伴,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罗良清回应道。

分享会上,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优秀家书作者颁发了证书及奖励。“家书生动诠释家风的内涵,展现家风的传承。希望家人亲朋之间能多写家书,培育好家风,让这种正能量成为社会文明的有力支撑。”宁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娟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姚宇超

编辑:王璐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0/03/11/685430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