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站着抗疫,一位基层干部30多天的“战姿”

红网时刻通讯员 何宇红 长沙报道

2月20日下午,长沙望城区河东片区征拆指挥部召开调度会议,铜官街道打响今春项目征拆“第一枪”。

“大家放心吧,这段时间我保证身体不‘垮’,霸点蛮,我可以站过来。”他用手扶扶腰,面对大家关切的目光,坚定地说。

“站着好啊,站着才能接地气,才能把工作做到实处。”他常常这样自我解嘲。

他是铜官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志国,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坐着就痛得厉害,只有站着才能缓解一些,所以,他经常站着开会,站着打电话,站着检查,被同事笑称“站书记”。

从2019年到2020年,30多个日子,周志国就这样“站”着战斗,“站”成了他新年的新姿态,“站”成了他抗疫的工作常态,他“站”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风骨,更“站”出了一个基层干部的担当。

??4.png

周志国就这样“站”着战斗三十多天。

最早准备

大年二十九晚的抗疫专题会议,周志国全程都是“站着”开的,这么长时间的会议一直站着,同事笑说:“坐都不坐一下,你未必不嫌脚麻……”有细心的同事看到周志国难以舒展的眉头、忍不住经常用手扶住腰的动作,关心地问:“书记,最近是不是太累了,腰椎又不舒服了?”

“没事,老毛病了。我站一站蛮舒服。站得高,看得远,反应也快嘛。”周志国半开玩笑地说。

的确,周志国在这次抗疫中,反应迅速行动快,很多事情都未雨绸缪早做准备。作为铜官的“老口子”,他在铜官工作了七年,平时经常下村,对铜官街道的情况了如指掌。从1月19日开始,武汉疫情刚刚露头,周志国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他一下子就想到了铜官有一批在武汉谋生的人,这些人过年肯定会大量返乡,万一是谁感染了病毒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1月19日开始,周志国马上开始行动,他在会议上忧心忡忡:“彩陶源村、石渚湖村、潭洲社区有许多居民群众在武汉打工、做生意,过年将有大量人员返乡,我们要赶快上户摸清情况,统计数据……”当日,社区、村干部纷纷走进了返乡居民的家中,摸排登记。

周志国想得更远,疫情来袭,街道最缺的应该是各种防疫物质,他与其他班子成员、铜官卫生院院长,做药品生意的朋友等进行联系,调配了口罩、消毒水、酒精等物资。

工作上的准备做好了,他在家里也做了准备。年前,周志国把自己的父母双亲送到格塘老家。在车上,周志国不断和老人聊天,告诉他们武汉疫情已经蔓延到全国,解释自己不能陪他们过年的原因。

临出门,母亲红着眼睛说“志国,你也要注意安全啊。”看着母亲担忧的神情,周志国笑着说:“我会保护好自己的,我会打电话回来的。”

道别双亲,周志国更是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当中。

最快行动

站立的姿态,是随时做好准备,随时迎战的姿态。战斗一旦打响,周志国便带着党员干部冲锋陷阵。

1月23日,在望城区参加开抗疫专题大会以后,周志国与街道党政领导班子碰头研究疫情防控的具体方案,因为有事先的充分准备,当日下午5点,街道就把防疫工作方案发布到各个社区和村,整个街道吹响了抗疫的集结号。

1月24日,街道在微信群发布取消春节休假的通知,刚刚休假半天的街道干部们毫无怨言,五分钟之内,他们在微信群齐刷刷地回复。周志国点开手机,看到“收到”二字站成一排排整齐的队伍,像一个个整装待发的战士,不禁眼眶有点湿润。

1月25日,街道干部全部返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制定了《铜官街道疫情防控五条禁令》,对党员干部提出严格要求,其中包括:严禁无故缺岗、严禁拜年、严禁聚集、严禁造谣、严禁武汉回家人员出门等五条禁令,字字铿锵,句句有力。

防疫的集结号一经吹响,便不舍昼夜。1月25日晚8时20分,街道接到了上级启动高速设卡排查的指令。周志国迅速响应、紧急调度,联系其他班子成员、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短短40分钟后,就安排好了值班人员,机关干部2人+交警队1人+派出所1人+卫生院2人,每组值班队员5人,实行3班倒24小时值守制。一切准备就绪。晚上9时2分,值班人员便拦下了经过的第一台车,登记好车辆信息,检测车上人员体温。

干部们行动起来了,高音喇叭响起来了,宣传车流动起来了,抗疫的局面铺开了。就这样,凭借着敏锐的嗅觉与高度的执行力,在周志国的指挥调度下,铜官的抗疫工作事事走在前列,铜官人创造一个又一个“铜官速度”。

“铜官三句半”火了

“父老乡亲 仔细听清 肺炎来了 小心;

切莫害怕 也莫紧张 科学防治 不慌;

病毒怪气 会搞潜伏 你若大意 莫哭”

......

在铜官村头小巷,流传着这样的“三句半”,看“铜官抗疫三句半”的视频以及抖音,成为铜官人的一大娱乐,说起这些“铜官抗疫三句半”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

正月初二,周志国下村巡查,发现还有很多人轻敌思想严重,有的人还在去岳父母家拜年,有的人还聚众打牌,外出串门。

周志国不禁和一个不戴口罩出门的老人聊起天来:“老人家,您怎么出门不戴口罩啊?”

“我去小卖部买点东西,还戴口罩,搞得吓死人,病毒有那么厉害啊?”

“您老听这个高音喇叭,讲的没事不要出门,出门就要戴口罩呢。”周志国指着不远处正在播放的高音喇叭。

“哦哦,我晓得喇叭应该是讲的这个事,就是听不清讲的具体内容,这个普通话我们有点听不懂。”

“那我就用土话子告诉您老,这个病毒会空气传播,您最好不要出门,实在有重要的事才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

“哦哦,这下我就晓得了,我们乡里人还是喜欢土话子。”

周志国心中一动,“土话子”,对,我们的宣传要接地气。周志国马上回来和街道班子成员讨论,决定推广土言土语来宣传这次抵抗疫情的有关知识和政策,决定发动大家来写、演“铜官抗疫三句半”。

说干就干,各个村都行动起来,他们挖掘出群众中的“秀才”,聚集大家的智慧,一首首铜官三句半火速出炉。然后再在群众当中找演员,拍成视频和抖音,在铜官的村社微信群传播,这些呆在家里的老百姓,点开这些视频,喜爱不已,多看几遍,自己也会演了。渐渐的,口罩戴起来,老百姓知道“怕”起来了,村头巷尾,都看不见人了。

随着铜官人的传播,铜官抗疫三句半影响越来越大,各大媒体纷纷宣传报道,铜官三句半迅速红起来了。

??3.png

现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攻克“钉子户”

“志国书记,这次我们遇到了一个钉子户,他死活不肯隔离。”2月3日,周志国忽然接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旺的电话。

“这个人现在在哪里?”

“在江边,袁家湖社区段这里。”

“好的 我马上过来?”

原来,这个不肯隔离的人姓李,十多年前来长沙,住船上,是湖北籍人员,这些天把船停靠在铜官路段的江边,平时经营废铁买卖生意,其家人在岳阳。街道对接岳阳楼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指挥部,确认李某为密接人员,街道决定对其进行隔离。谁知道李某不肯接受隔离,街道干部三番五次劝说,李某依然非常抵触。没办法,工作人员最后找到周志国进行汇报。

不到十分钟,周志国就“站”到了袁家湖社区段的湘江边,直接与李某面对面深入交流。周志国首先对他讲清楚了隔离的必要性,又宣传了望城对湖北籍的有接触史的人采取的措施,希望取得他的配合。

“那我们把你接出去。”周志国看李某连连点头,以为李某答应了。

可是李某犹豫了一下,依然皱着眉头咬定一句话:“我不去。”

“你不用担心隔离以后没有人照顾,那里吃住都有人负责。”周志国看他的神情,想到这个李某孤身一人,也许是担心隔离以后没有人照顾。

“我不是担心那个,我怕感染。”李某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大家都隔离了,不会住在一起,不会传染。”周志国又耐心解释着。

“你们把我抓到医院,尽是病人,还不如在船上保险。”

说了半天,原来李某一直认为隔离就是把他关闭到医院里,周志国连忙解释:“原来是担心这个,你不是去医院隔离,我们会把你送到乌山一处酒店,那里包吃包住,环境比船上好多了。”

“那好吧,我还以为把我抓到医院去。”李某终于同意了,他自己在船上整理好衣物等生活用品,主动跟工作人员前往集中安置点。

站了个把小时,李某被说服了,周志国用手捶了捶酸胀的腰,长松了一口气。

??5.png

先填饱肚子,再迅速把防控要求落实下去。

最严督查

“请大家一定要认真落实!要沉到群众中去!这一次,我们会实施最严督查。”每次站着开完会,周志国都要这样叮咛街道的工作人员。而他自己,会把督查进行落实。

每天,周志国要站十几个小时。清早7点,他腰上都要捆着护腰带,口袋里还揣着几个膏药出门。8点以前,他会“站”到铜官农贸市场去,这个市场跟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不能关停。但因为人流量大,他很不放心,每天都要去督查。目前对农贸市场已经采取了封闭式的管理。

从农贸市场出来,他才“站”到街道上班,站着和党委班子碰头交流各方面情况,尤其交流督查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他就要“站”到社区、村、企业等各个地方去督查基层干部工作落实情况。在督查中,发现问题,他就会严厉批评,现场让其整改,最后还要在街道抗疫期间不定期出品的《督查通报》上通报。

翻开最近第七期的《督查通报》,是对2月6日巡查区政府对隔离人员采取的“四包一”(街道干部包村、民警包片、医务人员包村、村干部包组,四人共同承包一户隔离户)措施落实情况的通报,其中对每个村“四包一”工作出现的问题都有详细记录,白纸黑字地写道:某某村街道干部王某某对“四包一”对象周某某情况掌握不清,与村干部吴某某对包户情况的回答口径不一致;某某村的工作人员刘某某因身体原因怕与居家观察对象接触,未掌握与其密切接触人员等情况.......

“每一期的《督查通报》都要发到各个社区和村,让工作不到位的人及时改进。”街道主任严春帆介绍。

“这样督查对事不对人,有细节有证据,大家都心服口服,督查一通报,大家的工作做得更细致了呢。”袁家湖社区书记谈春华解释。

“确实,大家的工作做得越来越扎实了。我们的通报也越来越少了,最近个把星期都没有发通报了。”说到这些,周志国露出欣慰的笑容。

??6.png

“疫情防控”“服务园区重点项目”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暖心的爱

周志国虽然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但是在生活上,却时时替他们着想。为了保障冲锋在一线的党员干部生命健康安全,周志国动用起自己的全部资源,积极筹措医疗物资,成为街村工作人员的坚强后盾。找同学朋友、发动企业、联系药店……为筹到物资,他打了无数个电话、发了无数条微信。截至2月5日,他共筹措了21900个口罩,让铜官街道真正做到了全体街村干部口罩、酒精不停供。不仅如此,在了解到注射胸腺五肽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后,他联系卫生院,为全体一线工作人员免费注射。

“冲锋在一线,我们有劲,因为有志国书记站在我们身后呢!”一位街道的工作人员说。

周志国每天这样忙忙碌碌,他的身影几乎要出现在每个村、社区。有时候,腰痛受不了,他就拿出膏药贴一贴。到了晚上,他还不放心一些娱乐场所,尤其是几个麻将馆,白天是关着的,晚上有些人就蠢蠢欲动。几次督查下来,这些麻将馆都清清静静。

每个深夜,当他拖着沉重的脚步,扶着胀痛不已的腰,走向自己所住的楼栋,看到家里的窗户总是为他亮着灯光,又觉得满心温暖。他知道妻子和儿子都在家等他。

洗澡的时候,妻子看见他腰上重重叠叠的膏药印子,试着劝说:“要不明天你去医院做一下理疗吧。”

“那不行,现在是什么时候啊,我哪里有空啊。”

周志国确实没有空,到现在,离他家只有十分钟车程的岳父家,他都没有时间去站一站,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站在街道,站在社区,站在乡村,站在企业,站在老百姓中间,站在自己的岗位上。

周志国的这一“站”,“站”成了榜样,“站”成了街道干部班子的一道新风尚。正月初一,铜官街道从书记到余款主任、到全体党政班子,再到街村工作人员、普通党员,共247名党员干部全部“站”到了防疫第一线;三百多条横幅初一晚上连夜“站”到了大街小巷的各个显眼位置;党员群众响应号召,“站”在了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行列,充当“打更人”“跑腿员”“消毒员”;铜官的几名水电工“站”到了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工地……正是这一个个站立的身影,为铜官5万余名居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强的生命防线。

周志国说,自己只是全民抗战中的一个战士。是的,他是一个最普通的街道书记,是一个带病还“站着”抗战的战士,全国上下有多少这样的战士啊!他们用站立的姿态,站出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他们站成一堵墙,严防死守挡住病毒的侵袭;他们站成万众一心的抗疫战线,用生命守护千家万户的平安。

来源:红网

作者:何宇红

编辑:王璐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0/02/23/675419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