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天心区政府、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等承办第十九期钱学森论坛暨2019长沙空间信息产业国际博览会在长沙举行。(资料图)
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目前已聚集了大数据(地理信息)产业链相关企业121家。(资料图)
红网时刻记者黄时中 通讯员李佳怡 长沙报道
12月2日,湖南首家人工智能产业园在长沙天心经开区授牌。
“希望你们发挥人工智能产业优势,为推动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作出示范!” 授牌仪式上,湖南省、长沙市相关主管部门对长沙天心经开区提出了殷切期待。
“我们将以产业链的思维,高起点、高效率、高水平推进园区建设,努力将园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示范区。”面对殷切期待,长沙天心经开区发出了庄严宣告。
作为湖南首家授牌的人工智能产业园,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园(长沙天心)无疑承载着为全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示范的使命。它将如何引领湖南人工智能产业“起飞”呢?
天心区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大数据(地理信息)产业链及应用场景建设工作。(资料图)
“腾笼换鸟”站上数字经济发展“风口”
长沙天心经开区迅速站上数字经济发展“风口”,从外因看,始于一场堪称“史无前例”的 “腾笼换鸟”产业革命。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明确要求:长株潭城市群“绿心”范围内,禁止工业和其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这意味着天心经开区 “绿心”范围的361家工业企业必须全部退出。就此,一场工业企业退出的战役在这里正式打响。
“天心区迅速落实中央、省市相关决策部署,始终将绿心生态保护和绿心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举全区之力推进了绿心地区工业企业退出工作。”天心区委书记朱东铁介绍,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部署,天心区迅速行动,从2017年开始,通过成立专项工作指挥部,实行“领导联企、一企一档、精准施策”工作机制,全区上下协同作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工业退出之歌,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截至2019年底,361家工业企业全部顺利、平稳、安全退出,其中包括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0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退出后,天心经开区的发展之路在哪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数字蝶变的时代,就要敢于在风口扬帆起航。”据天心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贺国权回忆,天心区既有“退”的魄力,更有“进”的智慧。“绿心”工业企业退出战役打响后,在省、市相关领导的谋划指导下,天心区很快就决定全力抢抓机遇,积极拥抱智能制造,以大数据产业为中心,在天心经开区重点发展以数字经济、网络经济、智能经济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走数字经济发展之路。
天心经开区与中驰车福互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公司举行签约仪式。(资料图)
天心数谷产业规划布局图。(资料图)
“凤凰涅槃”天心数谷引领数字经济“起飞”
事实上,走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天心区早在2015年就先行先试迈出了第一步。当年8月,湖南首家地理信息产业园区——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正式在天心经开区成立。
当年11月,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被确定为第一批“湖南省服务业示范集聚区”。2017年,长沙市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产业链办公室在园区挂牌。2018年,湖南九次方大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省内龙头企业先后入驻园区,园区在“WGDC 2018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上被评选为“2018年度最具发展潜力园区”。
思路决定出路。全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思路一经确定,天心区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正是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天心数谷产业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正式启航。此后,北京金山云网络、浪潮集团等国内领先的大数据企业先后入驻园区或与园区展开合作,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总部基地、湖南地理空间大数据产业发展公司、天心阁大数据研究院、长沙超算中心园区服务站等一大批与大数据有关的基地、平台先后落地,一批5G应用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由此延伸。截至目前,天心数谷已聚集大数据(地理信息)产业链相关企业121家, 2019年预计可实现产值21亿元,到2025年,产业规模将达500亿元。
“天心数谷发展来势喜人,技术型、服务型、融合型数字产业正在这里促进长沙数字经济加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天心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吴江表示,随着天心数谷的崛起,一个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区有望在这里为长沙乃至中西部的腾飞插上“数字”的翅膀。
12月2日,湖南省首家人工智能产业园在长沙天心经开区正式授牌。(资料图)
“智创未来”崛起人工智能产业集聚示范区
“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天心区有基础、有需求、有能力!”12月2日,在湖南人工智能产业园(长沙天心)授牌仪式上,天心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滔表示,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是打造天心数谷、建设创新型城区重要的一环,也是加快推进天心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天心区对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示范区信心十足。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黄滔的信心:今年5月,长沙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开始在天心经开区筹建人工智能产业园,短短几个月时间即实现了正式授牌,且迅速聚集了千视通、中驰车福、灵想科技、深选智能、酷哇机器人、万码互联等30余家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优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企业,预计到2020年园区产业规模将达10亿元。
“人工智能产业是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前景广阔,发展空间无限,天心区有不可复制的天时地利、不可多得的政策援引,以及堪称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黄滔表示,今后,天心区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吸引优质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引导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助推长沙乃至湖南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起点,新征程!园区将以引进人工智能产业链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产业为核心,通过场景驱动、市场带动、金融联动,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生态。”吴江表示,产业园将着眼于世界一流,以产业链的思维,高起点、高效率、高水平推进园区建设,全力推进优质企业入驻,计划到2024年集聚300家左右规模型人工智能企业,用最短的时间将产业园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示范区。
来源:红网
作者:黄时中 李佳怡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