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艺·品格 | 变变变!垃圾变身艺术品

微信图片_20191026113416_meitu_1.jpg

由垃圾制作而成的“名画”《逝去的时光》。

红网时刻长沙10月26日讯(记者 万牧昆)垃圾也能变身时尚的艺术品?走进长沙市芙蓉区文艺路街道乔庄社区,一幅幅由冰棒棍、石棉瓦、吸管、西瓜籽等废旧材料制成的“世界名画”铺满了长约100米的垃圾分类文化墙,其中,每幅画都分为作品展示、垃圾分类知识介绍两部分,将材料中的干、湿垃圾等一一标明,引来不少路人惊奇称赞。

“这些都是大家共同的劳动成果。”乔庄社区党支部书记朱鹏辉笑着说。为了让居民群众直观地理解垃圾分类的理念,社区动员大家一起制作‘废旧材料作品’,在过程中让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乔庄社区正处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流动人口居多,社情复杂,大多数居民大家对于垃圾分类的概念比较薄弱。近两年来,“垃圾围城”的现象日益严重,人均生活垃圾的年产生量也在逐步攀升。

如何破解垃圾分类难题?“提高认识是关键。”朱鹏辉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粗糙的垃圾分类意识是再生资源利用的严重阻碍,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为让居民“看得懂、认得清”,社区不仅精心制作生活垃圾分类吉祥物指示牌,在每一个居民小院内设置干、湿、有害垃圾3类垃圾桶,还通过“敲门行动”入户宣传和“智慧社区频道”,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给每一位居民。目前,已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和免费垃圾桶2000余个,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1000余份。

微信图片_20191026113426_meitu_2.jpg

小朋友们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现场。

由党员、楼栋长、低保户、商店业主、退役军人等7类人员组成的120余名垃圾分类志愿者是宣传的“主力军”,自9月1日成立后,志愿服务队员们从早上七点到九点、晚上六点到八点在集中投放点指导居民如何正确投放垃圾。居民分不清怎么办?“能喂猪的就是湿垃圾,不能喂的就是干垃圾。”这是开锁师傅陈桃竹的“土味”宣传语,“有些居民不理解,我就帮他分好,多分几次,他就会自己分了。”陈师傅笑着说。

“餐饮店铺的厨余垃圾和建筑垃圾是垃圾分类的两个‘痛点’。”朱鹏辉说。地处市中心,沿街店铺和菜市场是乔庄“垃圾围城”的重灾区,为实现两类垃圾的有效处理,社区不仅探索沿街店铺的垃圾分类工作,在餐饮行业多的乔庄巷设置了6个垃圾投放点位,给每家门店的墙上安装小型干湿垃圾桶,每天进行定点定时收集,并在雨阳棚上进行垃圾分类的知识宣传。还精心设置了“大件垃圾堆放点”,采取定时定点投放、收运或预约上门收运方式,通过市场化集中处置或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大件垃圾乱扔的问题。

现在,乔庄社区的垃圾由专业机构进行清理,实现了垃圾桶“日产日清”的工作模式,不仅充分回收利用可回收物,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更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起节约资源、利用资源的氛围。行走在乔庄社区,居民们制作的废旧材料作品、自做花盆种植作品随处可见,垃圾化身艺术品,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来源:红网

作者:万牧昆

编辑:陈佳卉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19/10/26/615471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