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龙田镇横岭村成了夏振业和妻子张芝鸣的另一个“家”。
红网时刻见习记者 万牧昆 长沙报道
“毕业这几年,他是把长沙最穷的东、北、西边全都待遍了。”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张芝鸣感慨地说。作为高校教师,她主动前往丈夫驻点扶贫的山村进行义务支教,一同前来的,还有她出面请来的22名大学师生。
她丈夫叫夏振业,今年3月在宁乡龙田镇横岭村后盾联点单位长沙市委编办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时,主动请缨,前往离家130公里外的省定贫困村接力脱贫攻坚。而在此之前,自2011年大学毕业担任大学生村官起,他已经在浏阳市大围山麓的珠江村、长沙县金井镇等基层单位工作五年。长期异地工作,小两口见面反倒成了“稀罕事儿”。
夫妻俩都是硕士毕业,丈夫却在基层扎根五年,委不委屈?“村民增收了,贫困户减少了,就不委屈,我支持他。”张芝鸣笑着回答。
村中走访,为“拔穷根”“把脉问诊”。
把“痛点”做成亮点 朝天椒种出红火日子
横岭村是号称长沙“小西藏”的省定贫困村,作为宁乡西部最偏远的乡村之一,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村子的主体。在乡镇的绩效考核中,横岭村一直名列倒数,是扶贫工作队中出了名的“拦路虎”。
如何攻坚克难?“产业脱贫。”夏振业毫不犹豫地说。上任不久,夏振业和支村两委班子成员就确立了就业和产业“两业”扶贫的工作方向,提出号召贫困户外出务工、提供公益性岗位、发展朝天椒种植业及健康养殖业等一系列措施。
“以前横岭的产业一直是扶贫工作的‘痛点’,根源还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夏振业说。为扭转干部群众“只搞项目工程,只图快钱”“只想发钱,不想干活”等思想,夏振业5月和6月分别两次带领支村两委及村民组长、党小组长赴浏阳考察村级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树立发展产业的信念,并确立了今年村级合作社在100亩产业基地上种植朝天椒,同时坚持原则,积极上门做工作,号召贫困户加入到产业扶贫的队伍中来,渐渐的,横岭村的产业扶贫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目前,横岭村已成立宁乡回水种养专业合作社,同时也积极号召当地合作社合作发展“四跟四走”扶贫产业,今年以来向151户贫困户共计发放了100亩朝天椒苗、44头羊、3377只鸡苗及3880斤鱼苗,预计年底“四跟四走”项目将惠及贫困户每户2500元以上。产业发展有活力,村民们口袋也鼓了起来。原有166户55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截至目前剩余6户12人未完成脱贫,将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贫困户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我们再也不是‘吊车尾’了,现在的目标是‘保二争一’。”夏振业笑着说。
在村级合作社基地面临后期资金不足时,扶贫工作队更是拿出2万元和村扶贫专干一道将其承包下来,并承诺亏损算自己的,种植收益三分之一作为村集体收入进账。“一个村的发展不能总是盯着项目工程,假如没有发展产业的意识,那扶贫工作队撤退后又会是‘死水一塘’,总要有人为产业发展‘买单’,别人不来,那就只有自己来,现在基地上已经开始翻耕准备油菜种植了。”夏振业道出了目前产业发展的困境和他坚定发展产业的决心。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联合暑期实践团来到横岭村。
德育引领“新风尚” 山村响起了书声琅琅
“带着感情抓扶贫,把横岭当成是自己的家,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夏振业在民情日记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数月来,他与横岭村班子成员一道,将“党建引领”从墙上做到了手上,不仅举办了首届“五好”横岭人活动,评选出占比80%党员的15名人选,树立了一批村民身边模范、典型;更为向建党98周年献礼,开展了百名党员齐唱《我和我的祖国》活动,并组织全村党员在“七一”期间赴秋收起义纪念馆、胡耀邦故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树立起山村党建“新风尚”。
此外,为补齐乡村留守儿童素质教育的“短板”,夏振业请妻子张芝鸣出面,邀请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湖南体育职业学院联合暑期实践团师生22人,来到横岭小学开展了为期15天的暑假义务支教活动。“夏书记,真的感谢你,请了这么多大学生到我们村义务支教。我才知道我儿子还有这么多的特长,10个节目他表演了6个。”暑期社会实践联合支教成果汇报演出现场,村民岳建拉着夏振业的手,笑呵呵地说。
“接下来,我们要借x104沿线产业规划和回水屋场提质改造契机,打造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探索出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做好衔接文章。”夏振业说。(万牧昆)
来源:红网
作者:万牧昆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