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有一周,时令进入早秋,人体阳气开始收敛。但立秋后,多地盛夏高温未退,暑湿较盛,此时消暑纳凉、饮食保健尤需讲究。
专家表示,经过夏天,人体无病也会“三分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四季自然变化的规律,也是人体应该顺应的,秋季的特点是“收”,而立秋则是“收”的开始。因此,此期养生要注意科学纳凉,懂得养阴防燥,适当出点“健康汗”,适当吃点苦味食物。
早秋消暑不妨遵“古法”
“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长沙晚报三湘名医智库专家、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夏苏英教授表示,这是古人的自然纳凉法。明代李时珍也指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长夏时期仍炎热,使人烦闷、焦躁,易“上火”,所以钓鱼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古人的健康自然消暑活动还有养金鱼、钓鳖、捕蛙、夏猎等。唐代还有供人消暑的凉屋,它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
随着家庭电扇或空调的普及,手摇的蒲扇、芭蕉扇等大多处于“下岗”状态。夏苏英称,对应人体秋季收敛的自然规律,此期人体体表开始虚弱,如果在暑汗大出之时,突然受到寒凉刺激,极易产生疾病。
若长期在空调房,易产生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人的体质会下降。所以,最好每天有固定的时间接触自然环境,不妨遵“古法”纳凉,在天然的习习凉风中,让燥热的身心复归平静,即心静自然凉。
在太阳落山前后及晚饭过后,是乘凉的最佳时间,对于工作了一天的上班族来说,也可放松一下身心。摇扇子可以祛暑降温,相对于电扇的“强风”和空调的“阴风”来说,摇扇子所带来的自然风更天然、更健康。摇扇子是一种需要手指、腕和局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的上肢运动,可加强对上肢关节肌肉的锻炼,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各关节协调配合的灵活性,防治肩周炎。老人在摇扇子时头部经常活动,对防止颈部骨质增生也有一定作用。另外,夏天出门散步时拿把扇子,还可以驱逐蚊虫。
出点“健康汗”增强免疫力
夏苏英说,昨日门诊时,听患者王女士介绍,连日的高温,她每天过着家和工作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回家吃饭,白天就一直待在办公室。为了更加凉爽,王女士还把办公桌换到空调口正下方,原本以为是凉爽的开始,没想到,一天后王女士就因重感冒不得不来医院看病。
“热天身体在出汗时,可将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和代谢物一同排出,起到润肤护肤、排毒驱寒的作用。”夏苏英表示,出汗还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有助于促进脂肪的分解,体内的脂肪少了,利于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减少、好转。研究发现,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细菌和真菌,出汗可有效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抗菌抗病毒的能力。
夏季出汗再正常不过了,但夏苏英指出,此期不宜打赤膊,出汗要出“健康汗”。运动前喝热水、热粥,让毛孔半开,适当运动后让毛孔全部打开,自然出汗。运动后切忌受凉,要耐心等汗消退。同时,巧用生姜帮助人体出汗,生姜性温热,坚持喝点生姜水,比如茶叶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红枣水等,促进排汗。对于长期在写字楼上班的人,回家后泡澡或泡脚,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在40℃左右的水温下泡澡或泡脚,有利于身体排汗、缓解疲劳。要培养身体主动出汗的能力,每天静坐一小时,适当晒晒太阳,微微出汗更健康。
“夏末秋初暑湿仍盛,适当出汗不可少,但出汗要有度。”夏苏英提醒,适当出汗能够调节体温,利于气血调畅。但经常大汗淋漓,出汗过多,不仅容易耗津伤血,而且还可能会伤及阳气,导致气血两伤、心失所养,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神疲乏力、烦渴等症状。如果出现出汗量、出汗时间或身体感觉明显异常,需及时就医。
适当“吃苦”能解热祛暑
15岁的中学生小骏近来脸上冒出很多痘痘,随后还出现口腔溃疡、流鼻血等症状,眼看就要开学了,家长带小骏来看夏苏英教授的门诊。经详细问诊和检查,发现小骏身体“火气”大,并且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
“夏末秋初气温仍较高、湿度较大,身体积聚火气,可能会出现长痘、口腔溃疡等症状。”夏苏英分析,人体经过长夏时期,身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大量消耗,再加上炎热让人的食欲不振,活动减少,人体的健康状况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人体阴阳失衡,疾病很容易“不请自来”。
夏苏英表示,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饮食保健上适当“吃苦”。“苦”指带苦味的食物,苦味食物中含有生物碱等苦味物质,具有解热祛暑、消除疲劳、健脾燥湿等作用。一些苦性蔬菜中如苦瓜、苦菜等,富含生物碱、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弥补夏季身体营养素过度损耗的同时,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提神和健胃的功能。莲子汤、金莲花茶、苦菊茶等也是最佳清凉食品,尤其是因大肠机能退化而常拉肚子的人,可常吃炖莲子,莲子有益心补肾、健脾止泻、固精安神的作用。
“但大家在食用苦味食物时,要适可而止。”夏苏英认为,这是因为苦味食物偏凉性,食用过多容易伤脾胃。脾胃较虚弱的人,应慎吃苦味太重的食物;体质虚寒的人,要减少食用苦味食物。
此外,秋季可适量吃酸味食物,不要食辣过多。酸性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有益于肺气收敛。肺部养生对应的季节是秋季,宜收不宜散,立秋后养肺正当时,秋后在饮食上要“少辛多酸”。(杨蔚然 赵小杰)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杨蔚然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