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同心耀星城 | 带着汉字全球圈粉 亮出中华“文化自信”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周年。70年来,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与新中国共成长、共奋进。为凝聚统一战线力量服务长沙高质量发展,红网即日起推出“70年70人·同心耀星城”专题报道,聚焦长沙统一战线的出色代表,分享他们的感悟与实践。

11.jpg

宋旦汉字艺术俄罗斯展在伊尔库茨克开幕。

4.jpg

宋旦(中)和国际友人合影。

人物名片

宋旦,致公党党员,长沙首届同心人物,湖南省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创始人。

红网时刻记者 胡芳 长沙报道

8月11日,宋旦汉字艺术俄罗斯展在伊尔库茨克开幕。展览持续至18日,将相继走进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充满浓郁湖湘风情的汉字艺术精品,犹如“橄榄枝”,从湖南长沙飞到俄罗斯。

展览以字为“媒”,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这也是宋旦自费举办的汉字全球百城环游记第57站。20多年来,宋旦一直致力于中国汉字艺术研究与推广。他矢志推动汉字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

百家姓壶里的汉字魅力

展览前夕,记者在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里,见到了一袭白衣、留着络腮长髯的宋旦。百家姓壶(幸福)百米长卷是本次俄罗斯展的核心作品。聊起这个“百家姓壶”,宋旦很有兴致。

3.jpg

百家姓壶。

“ ‘百家姓壶’将姓氏汉字融入茶壶图案,使用古老的篆书书写,远看是茶壶,近看是汉字。长沙方言中, ‘姓壶’与 ‘幸福’同音,因而也有 ‘百家幸福’之意。”

宋旦说:“形象化、符号化可让汉字超越国界,得到更好地传播和交流。‘百家姓壶’系列作品就是最好的佐证。”他说,外国友人虽看不懂汉字,但大多知晓茶叶和陶瓷,从而引发其对汉字的兴趣。

5.jpg

创意汉字。

除了“百家姓壶”,展览还展出了10幅中国智慧书法作品、20幅中国智慧创意汉字作品、12幅十二生肖形意汉字作品以及道德经书法长卷……宋旦是当代著名金石书画大家李立弟子,他的汉字艺术,突破了书法的概念,融入了儒、释、道思想的精髓,融入了他的人生感悟,是一种综合性的表达。

海外百城展里的文化交流

2015年,宋旦第一次走出国门办展,4年来,他已自费举办了57场海外展览交流活动。他计划用5年时间,在海外100个城市举办汉字艺术展。

2015年7月,宋旦汉字艺术亮相洛杉矶。首次国外办展,宋旦有些忐忑,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展览刚一面世,就引发了观展热潮。展览第2天,展出的所有作品就被各大博物馆、图书馆、院校及个人收藏了。这次成功,宋旦收获了两方面的自信:一是中华文化的自信,二是创作方向的自信。

2016年7月至9月,宋旦再次踏足美国,这次巡展堪称“疯狂”,展览时长达到43天,跨越28个州,行程3.2万公里,绕美一周,在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芝加哥、新泽西、纽约、亚特兰大、休斯敦8大城市举办了8场展览交流活动,巡展直接吸引10.2万人次观展。

“一个字让你爱上中国。”这是宋旦的最爱说的话。推动汉字走向国际舞台,推动文化“走出去”,是宋旦要办海外百城展的初衷。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洪磊为此盛赞:“宋旦汉字艺术拉近了人与人、国与国的距离,这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

创建国内首家汉字艺术博物馆

以宋旦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如今已成为长沙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2011年开始,宋旦开始筹建汉字艺术博物馆,2018年8月,博物馆开始试营业。博物馆立于雨花区圭塘河畔,是国内首家以汉字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

2.jpg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

馆内设拼、咏、拓、印、吟、刻、写、涂、对、赏汉字十大主题沉浸式汉字艺术体验空间,传统与科技相结合,使汉字“活”起来,赋予汉字时代感和趣味性。这里平均每天接待近300位观众,在这里,观众不仅可看、可玩,还可参与互动活动,各种环节让市民全方位感受汉字艺术的魅力。

1.jpg

市民在博物馆能全方位感受汉字艺术的魅力。

“我希望通过汉字艺术博物馆这一文化事业公共平台,能够让大家乐在其中的同时,加深对汉字艺术的了解。”宋旦希望,更多的人来到博物馆,体验中华文化、汉字魅力。

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本次展览,宋旦还将在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成立汉字体验基地,他说:“真正让中华文化、湖湘文化在俄罗斯生根发芽。”

宋旦一直在思考,不仅仅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更要“走进去”。他认为,以展览为媒介,通过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走出去”,走进国际友人的心里。

以往的历次国外展览,宋旦都是以汉字艺术为”桥梁“,把宋旦进行文创设计的湘菜、湘绣、湘瓷、湘茶等湖湘名品一并带出去,实现艺术与科技、美育、旅游、文创等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

宋旦介绍:“汉字艺术博物馆陆续推出了“三百”工程(即宋旦汉字艺术海外百城展、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海外百家体验基地、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汉字美育百校宣教活动),旨在推动中华文化能够“走出去”,再“走进去”,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19/08/14/581149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