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们都是城市的主人,人人都应如此”

“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电话另一端的声音,有些急促,却很坚定。他一再表示,在长沙,像他这样的人很多,“不用找我了,当时换了别人也会这样做。”

今年4月30日,本报头版以《长沙真好,长沙人真好》为题,报道了9名大庆游客今年3月在长沙经历的一趟“暖心之旅”。以此为开端,本报先后刊登多篇追踪报道,希望找到当时热心帮助过这些游客的两位“长沙好人”。而这位上周末致电本报的“神秘市民”,正是当时的两位“长沙好人”之一。

全城寻人

今年3月初,千里迢迢来长沙游玩的黑龙江人张风仁、杨平等9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家乡般的温暖。

“跟我走吧。”时至今日,远在大庆的张风仁等人仍能清晰回忆起当时的温暖瞬间:当他们在公交车上为即将去往的目的地倍感迷茫时,当他们在人潮涌动的地铁站口因与同伴失去联系惊慌失措时,一老一少两位“长沙好人”主动走到他们面前,不仅帮他们指路,还不约而同地对他们说了这句让人安心的话。

“希望找到他们,真心向他们说上一句谢谢。”返回大庆老家后,这两位“长沙好人”的温暖背影,成了张风仁等人怎么也忘不掉的回忆,也激发起他们的“寻人心愿”。

之后,本报先后刊登多篇报道,希望知情人提供线索,为大庆游客“圆梦”。但遗憾的是,两个多月过去了,两人却始终未露面。

虽然没找到他们,但他们的热情举止却在城市里激发一轮轮讨论,也成为今年5月起施行的《长沙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最美文明注脚”。

意外来电

“我就是大庆游客要找的那个老人。”当“寻人之旅”陷入困境时,上周末的一个意外来电,给这趟“寻人之旅”带来惊喜。

在电话中,这位市民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当日上午,他探望完母亲后,从雨花区茶园坡路口上车准备返家。

“一上车,就听到几位北方口音的乘客在议论,去橘子洲应该在哪儿坐地铁。”他说,听到这样的话,他就走到他们中间,义务当起了“向导”。

当日清晨天气微凉,他特意穿上了单位的蓝色外套,没想到,这件衣服成为大庆游客寻找他的“线索”之一。

“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我做的也远远比不上地铁站里帮助他们的那位女孩所做的事。”电话中,这位市民一再请求,真的不要再找他了。

人人助我,我助人人。他说,酷爱旅游的他在外地旅游时,也常会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因此,在长沙每每遇到外地游客,他总会热心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指路之举,每天他都能重复好几次。

他没想到的是,他的一次普通的举手之劳,却引发了历时两月余的“全城寻人行动”。“这么一件小事,却被大庆游客这样记挂,我也很感动。”他说。

“不要再找我了,些许帮助而已;我们都是城市的主人,人人都应如此。”最终,他恳请终止这次“寻人之旅”,不肯露面的他也仅仅透露,他姓曾,是位老铁路人,刚刚退休1年,“欢迎大庆游客再游长沙,如果可能,我愿意为他们做义务导游,带他们游览越来越美的长沙。”

得知一直寻觅的两位“长沙好人”之一有了消息,千里之外的张风仁很激动,对这位曾姓市民不愿留名的举动和朴实话语,他连连感慨:“多好的城市,多好的长沙人,谢谢你们。”

记者手记

好人就在你我身边

找到这位“长沙好人”,或许是因为一种缘分。曾姓市民说,他是晚报的老读者,从晚报4月底发出第一篇寻找“长沙好人”的报道开始,他就从其中透露的线索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就是其中的一位“长沙好人”。但他始终觉得,这是件小事。当找寻他和另外一位助人女孩的后续报道连连发出后,他也始终沉默,坚守这个属于自己的“秘密”。

“我真的没做什么,真的不值得找。”“换了别人也会这样做。”……在他一再反复念及的这些朴实话语间,你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喜欢在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但又始终低调的身边好人。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就在你我身边,默默不语,却温暖热情。

他们是我们这座城市里熟悉的陌生人,也许只是帮忙指个路、扶一把,或者捐出一笔不具名的捐款。他们总是行色匆匆,消失在人海,仅留下些许暖意和片刻感动。这样的暖意,积少成多,让城市更有人情味,也更有幸福感。(匡春林)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匡春林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