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奏响新时代“田园牧歌”

 IMG_7895副本.jpg

宁乡市双江口镇槎梓桥村。

红网时刻记者 孙洁 长沙报道

从宁乡市内出发,一路沿着宽阔笔直的乡村公路行驶,两侧绿树郁郁葱葱,一户户农宅掩映在碧绿的田野中。四十多分钟就到达了双江口镇槎梓桥村,该村将本土田园风情、绿色发展理念融塑成一支悠扬婉转的田园牧歌,为风尘仆仆的旅者掸去心上的风霜。

走进槎梓桥村,记者了解到不仅有美景,该村这场乡村振兴的“战役”还让不少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刘术光早年是槎梓桥村有名的贫困户,自己身患癌症早已失去了劳动能力。每每看到家徒四壁,家人生活举步维艰,曾经刘术光心里饱含酸楚。2014年,槎梓桥村引入长沙市优卓牧业有限公司,这给刘术光一家的生活带来了“曙光”。

经槎梓桥支村两委推荐,刘术光的妻子应聘至优卓牧业,成为了一名挤奶工,每个月最多可到手4000多元。这笔可观的收入不仅为家里解了燃眉之急,儿子上大学的学费更是有了着落。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一直是双江口镇槎梓桥支村两委上下的共识和目标,优卓牧业的引进就是该方针引领下的一步重大跨越。据双江口镇槎梓桥村第一书记刘炳泉介绍,优卓牧业为当地解决就业40余人 ,其中含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200亩的花海牧场,日吸引游客成百上千。此外周边闲置土地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劳动力的家门口就业。

如此大的项目从引进到落地,再到发展和开拓,也并非一帆风顺。首先范围内的坟墓需要迁移,就成为了阻碍该项目推进的“拦路虎”。做工作动员群众迁坟,这个“苦差事”首先就落到了槎梓桥村党员干部的身上。面对难题,李建祥、周恩喜等老党员把殡葬改革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顶着家族压力,带头率先发动自家迁坟。

“我们不是讲福泽子孙吗?重点项目建好了,经济发展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是受到福泽吗?先人们地下有知,他们也会答应迁移的。”槎梓桥村党员干部不厌其烦反复游说不同意的村民,最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赢得了村民群众的认可,排除万难,在第一年就完成坟墓迁移170座,青苗补偿130亩,土地流转200亩,促使项目顺利落地。

“自项目进入以来,支村两委仅仅依靠项目区党员队伍,精心构筑了营商环境防火墙。”刘炳泉表示,只要企业和群众哪方有诉求,支村两委一定是第一时间前去沟通解决,绝不让任何一方吃亏。此外,今年,槎梓桥村民委员会还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系机制,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

如今村民物质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改善,精神生活上也同样不落后。一直以来,邀请亲朋好友给老人祝寿被认为是尽孝道的最好形式,但这种现象不但加重了农民家庭负担,也滋生了大操大办的陋习。今年,正值槎梓桥村党员周尚文和陈建宏父亲的八十大寿,周尚文和陈建宏主动表态不操办父亲的生日宴。“我是共产党员,更带头作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的表率,父亲也支持我的想法。”周尚文和陈建宏说道。

记者了解到,槎梓桥村根据不同年龄对普通党员设定不同岗位,对年轻党员安排在应急岗位,在森林防火、抗洪抢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年老党员安排在宣传、劝导等岗位上,在党的政策宣讲、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党员在组织中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最大力度的发挥了每一个人的光和热,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心骨作用。”双江口镇槎梓桥村党总支书记周尚军表示,今后更会坚持抓好村党总支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将槎梓桥村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来源: 红网

作者:孙洁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19/06/28/562222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