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水千山总是情

6月27日至29日,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在湖南长沙举办。多年来,跨越万水千山,“湘非”在经贸、农业、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在互补共赢的同时,“湘非”情谊不断升华。

架起“湘非”经贸“新桥”

6月12日,新开通的长沙直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航班,将湖南与非洲大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作为中国与非洲联系最密切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湖南与非洲不断寻找经贸往来契合点,合作成效显著。湖南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介绍,湖南与非洲贸易、投资快速增长,贸易连续4年保持50%以上增速,2018年达到28亿美元。

据了解,即将举行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将聚焦贸易促进、投资推介、农业技术、能源电力、合作园区、基础设施及融资合作等重点领域。

网上中非经贸博览会线上交易平台业也已构架完成,B2C和B2B进出口平台双向开通,将进一步建设成为中非经贸数字平台。未来5年,平台预计可实现入网商品、服务1亿种,服务中非近5亿用户和100万家企业,落地非洲渠道网点10万个,日处理跨境包裹100万个,双边配套服务人员达200万人,年进出口额超100亿美元,助力湖南成为全国的中非经贸中心。

“湘非”经贸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将在此次博览会上签约的“中国-德国-加纳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就是大会亮点之一。湖南省贸促会会长贺坚告诉记者,这个由湖南采用政府推动,融合德国技术、非洲市场和湖南产能搭建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平台,将为中德非的中小企业提供所需服务。

大开“湘非”合作之门

5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揭牌仪式在马达加斯加马义奇镇举行。

多年来,中国的企业、农业专家将杂交水稻种子和先进技术带到非洲,为非洲缓解饥饿问题做出突出贡献。

今年是袁氏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军在马达加斯加工作的第13年。“中心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公顷增产最少3吨,只要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面积推广达到15%,20万公顷就能实现大米自给。”他说。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先后承担了30多个中非农业合作项目及重点项目,参与了尼日利亚、加蓬、马拉维等多个“南南合作”项目。

同时,湖南路桥、湖南建工、中建五局等,也为非洲基础建设作出贡献。非洲交通基础设施BOT模式,就是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针对非洲现状,为非洲交通基础设施提供从融资、规划、勘察、设计、建设到运营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湖南路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宏伟说,这一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促进了当地民众就业。

感情加固合作基石

来自贝宁共和国的科乔被朋友们亲切称为“小布”,他最喜欢的一道菜是红烧鱼。

在湖南学习和工作10年后,科乔已深深融入中国。在湖南创业从事国际外贸的他说:“我最想把湖南的技术设备带回非洲,对非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然后再将这些特色产品引进湖南。”

和科乔一样在湖南生活的非洲年轻人有很多,他们在这里创业、学习外,还接受各类技术培训。

截至去年底,湖南累计培训13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近2万人,其中来自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学员人数占近50%。

2015年以来,湖南连续4年举办大型对非经贸活动,包括第四届对非投资论坛、非洲国家驻华使节湖南行、湖南·非洲国际产能合作暨工商企业跨境撮合对接会、湖南-非洲地方产业合作对接会等,促进了“湘非”间人员密切往来。

同时,湖南还采取建设经贸合作园区、在非洲有关国家设立商务代表处等方式,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对非经贸合作平台。

人“勤”往来,感情日深,“湘非”合作基石越来越牢固。徐湘平表示,湖南人民与非洲各国人民感情深厚,产业结构契合度高,合作基础深厚,合作空间、潜力巨大。(席敏 张玉洁)(新华社长沙6月26日电)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席敏 张玉洁

编辑:唐甬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