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推广先进|新一届“湖南光召科技奖”颁给了这5人,你都了解吗? 220个项目获2018年度湖南科技奖殊荣

2月27日上午,湖南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暨科技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大会公布和表彰了第十一届湖南光召科技奖获奖者,2018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2018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

会上,万步炎、刘飞香、吴义强、陈万权、赵中伟获得第十一届“湖南光召科技奖”;授奖项目(团队)220项,其中省自然科学奖项目48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3项),省技术发明奖项目2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14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85项),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2项。

220个项目(团队)中包含7项专用项目,分别是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新一届“湖南光召科技奖”颁给这5人

你都认识吗?

万步炎:中国深海钻机第一人

万步炎,男,1964年出生,湖南科技大学教授。

主持研发了国内全部在用海底钻机装备与技术,使我国海底钻机技术从无到有并跃升为国际领先。其中,“海牛号”深海多用途钻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几个掌握海底深孔钻机技术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在我国海域“可燃冰”勘探和首个深海油气田开发中应用,结束了我国依靠租用国外钻探船开展海域“可燃冰”勘探的历史,破解了我国超千米深水工程地质钻探无成熟可用技术的窘境,对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能源安全战略形成有力支撑。

刘飞香:实现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中国智造

刘飞香,1963年出生,教授级高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带领公司从零起步发展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企业。

自2009年以来,刘飞香牵头自主研制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系列装备,相继突破了高效破岩、连续掘进、电液同步驱动、围岩快速支护、姿态自动纠偏、常压换刀等30余项核心技术,推动产业打破了国外技术和市场垄断,实现从替代进口到走出国门的创新蝶变。在科技创新中,刘飞香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依托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及重点隧道工程,成功将铁建重工打造成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研发能力最强、制造水平最先进的国家隧道掘进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产业基地,推动国产品牌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并占据了全球65%的市场份额。

吴义强:开辟木竹秸杆加工新天地

吴义强,男,1967年出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校长,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

近30年来在木竹资源、农业秸秆等加工利用领域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创零甲醛无烟不燃木基复合材料制造新技术,木基复合材料无甲醛释放,在柴油、乙炔焰等形成的火场中不燃烧、不冒烟。研发并建成全球首条秸秆无机人造板生产线,实现了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大规模高质化利用。创制竹材资源节能环保高质化加工利用新技术,全面提高竹材利用率与附加值,为实现湖南千亿竹产业战略目标提供了重大支撑。成果在国内多地木竹、农业秸秆等加工企业推广应用,近3年部分应用企业新增产值70亿元。

陈万权 :绿色防控植物病害

陈万权,男,1962年出生,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

长期从事植物病害科研工作,揭示了作物多样性调控病虫害效应与机理,建立了重大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防病增产效果显著。组织建立了南方特色果蔬、南方饲料作物、经作植保、生物加工等新兴学科团队,搭建了中国农科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平台,推动了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的战略科技合作。由其所率领的科研团队,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每年在全国推广应用7000多万亩次、增收节支30多亿元。

赵中伟:清洁高效提钨取锂

赵中伟,男,1966年出生,中南大学教授。

面向我国高端制造和新能源对钨、锂的重大需求,突破了钨、锂资源复杂、品位低、难处理等技术瓶颈,发明了“基于碱法体系的难冶钨资源高效利用”、“硫磷混酸体系协同分解钨矿”和“选择性沉淀法从钨酸盐溶液中除钼、砷、锡、锑”等系列钨冶炼技术,实现了我国复杂钨资源的清洁、高效生产,为中国钨提取冶金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明的盐湖提锂技术,为占我国锂资源量80%的盐湖卤水锂的绿色、高效提取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技术转让经费超过1亿元。

2018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是这样颁的

A BEAUTIFUL SPRING

来源:创新长沙

编辑:唐甬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