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一名干部在湘西大山深处扶贫两年

长沙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刘石江)铁骨柔肠谱大爱,一腔热血献山乡。今年49岁的肖永忠,在距离宁乡500多公里的湘西龙山县咱果乡扶贫已经整整两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他的家乡。他告诉记者:“我的梦想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回乡创业,希望咱果乡的明天更美好!”

修建公路,拔除穷根有出路

“尽管来这里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望着被‘挂’在悬崖峭壁上的盘山公路,当时我还是被吓了一跳。”肖永忠笑着说。

2017年2月,长沙启动对口帮扶湘西龙山县精准脱贫4年专项行动计划。当时在宁乡双江口镇担任党委副书记的肖永忠,被派驻到龙山县咱果乡任对口帮扶工作队队长。

千山万壑,峰入云霄。位于湘西龙山县西南部的咱果乡山高路陡、产业薄弱,全乡12531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62户4522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深度贫困区。

肖永忠回忆,两年前扶贫队进入咱果乡的时候,10多公里的山路,车辆开了一个多小时,这条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看到了咱果乡贫困的根源。

然而,在大山里修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寨子里的村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都不愿将自家的土地腾出来。同时,他们对这群“从天而降”的扶贫队员能否将路修好也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凭借20多年基层工作的经验,肖永忠下定决心,只有赢得乡亲们的信任,才能将这件事办好。他带着工作队员走村入户,一家家进行沟通和劝说,随着公路的修建和亮化工程的实施,村民们的出行方便了,心里也亮堂了。

发展产业,村民腰包鼓起来

随着道路的畅通,肖永忠和工作队员趁热打铁,开始琢磨如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经过多方走访调研,他们把目光瞄准了村里的传统产业。咱果乡有种植脐橙、柑橘、油茶,养殖山羊、蜂蜜等传统,但大多是村民自发种植、养殖,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可是,在跟村民沟通流转土地、发展脐橙产业的时候,村民并不买账。

不管肖永忠和工作队员怎么劝说,村民始终不愿相信,祖祖辈辈种植的脐橙还能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肖永忠没有放弃,在基地成立最初3个月,他跟着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还组织村里党员干部和贫困户前往宁乡参观培训,学习土地流转、果树种植等方面的知识,并争取资金免费为村民提供果苗,给基地新建灌溉设施。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肖永忠的执著打动了村民,他们开始主动要求加入。为了给大伙吃一颗“定心丸”,肖永忠先在克寨村流转600多亩土地,以村民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脐橙种植合作社。在克寨村脐橙示范基地的带动下,罗汉果种植基地、油茶种植基地、合缘中药材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陆续在咱果乡落地生根。

为了将这些土特产销售出去,实实在在增加村民的收入,肖永忠和工作队员利用咱果乡山水秀美、物产丰富的特点,策划了“年货年”“桐花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吸引众多的城里人前来旅游观光,让咱果乡这样一个偏僻的山乡逐渐为世人所熟知。

走村串户,山乡已经成家乡

“向大哥,你好啊!”不论冬夏寒暑,下村走访、和村民拉家常已经成为肖永忠每天的工作习惯。见到肖永忠到来,贫困户向清成脸上乐开了花,这位淳朴的土家汉子年轻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靠着在家养殖牛羊、土鸡、蜜蜂为生。在他的眼里,长沙来的“肖老弟”和他的伙伴们,给村子里的乡亲们带来了新希望。

在咱果乡的两年时间里,肖永忠回家的次数寥寥可数,他把照顾家庭的重任交给了妻子,将湘西山村当成了自己的家乡,带领工作队员奔走在山间地头,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级综合服务平台、集镇停车场、群众文化广场、集镇提质改造等35个项目顺利完工……在他们的努力下,咱果乡的面貌焕然一新,脉龙、哪寨、连界三个村285户1216人脱贫“摘帽”,连界、脉龙村顺利脱贫。

两年的朝夕相处,肖永忠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这里的一草一木已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站在山头俯瞰,他心里勾画着咱果乡的未来:再过两年,脐橙将挂满山头,今年的“桐花节”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向大哥的农家乐肯定越来越红火。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禹 刘石江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