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杜飞翔 长沙报道
在浏阳的农村,叫“细伢子”的比比皆是,其中精准扶贫户里也有很多人叫“细伢子”。李辉成,浏阳市枨冲镇和平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2018年脱贫对象。因排行老幺,大家都要他“细伢子”,之前的“细伢子”村民笑他烂泥扶不上墙,之所以这么说他,是因为他光棍汉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再加上自己患有哮喘,做不得重体力活。久而久之,自己的认知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定式,安于现状,看待贫困反倒变成了自然。有了这种思想后,整天东跑西窜,也不做事,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如何激发内生动力,改变一味“等靠要”思想,贫困户自己成为脱贫的主角,在辛勤劳动中获得自尊,收获信心,赢得肯定,才能从根本上拔掉“穷根”。
在对李辉成进行危房改造项目实施中,帮扶工作队和帮扶干部顺势利导,利用指导危房改造项目登门入户的便利,有侧重地为他讲解政策,说清道理,对消极思想及时予以引导;遇到困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排忧解难,比如建房期间运输建材和周边村民发生摩擦,及时会同村民调解委员会现场办公等;获得信任后,趁热打铁,帮扶工作队、村委会、帮扶干部共同坐下来专题讨论脱贫计划,慢慢地李辉成脸上有了笑容。
“这么多年来,大家都看不起我,现在这么多干部到我家里来,我细伢子也有面子,如果还乱搞,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李辉成说。
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现在的李辉成不再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他重新燃起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主动到外面找事情做,经过帮扶,7月初,进入枨冲集镇环卫队从事环境卫生工作,预计月收入2000元左右,通过就业多渠道增收,实现脱贫。
来源:红网
作者:杜飞翔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