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剑社区召开家庭党课。组图/记者 陈正
天剑社区党委水电一、二支部家庭党校。
社会治理篇·驰而不息
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如何保持生命力?这是一道世界性的考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问题。
破藩篱,去顽疾,立规矩,建制度,正风气,全面深化党的建设领域改革大幕已经拉开。
从1988年的全区15个党委193个党支部2154名党员,到2018年的26个区属党(工)委840个基层党组织19217名直管党员。长沙市天心区的党建工作已由过去从上至下的“单向”推动,变成了如今分块、分区域的“纵横”联合。这个全新体系,以城区、街道、社区为主轴,分布在各领域的基层党组织为点和面,被形象地称为“3+N”体系。
长沙深秋,天心区南湖路天剑社区,金黄色的梧桐和银杏为秋色增添了一笔成熟的韵味。66岁的陈曼娜正坐在社区花园长廊上同几个姐妹说话,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当你走近,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不是闲聊,她们谈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中的第九讲——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
其实,陈曼娜她们是在上一堂家庭党课。“家庭党校”是天剑社区开展党建活动的创新之举,而在整个天心区,创新性基层党建工作正在多个社区蓬勃开展。
老社区蝶变:家庭党校解决一件件民生实事
天心区金盆岭街道天剑社区,地处长沙市最拥挤最破旧的南部老城区,辖区仅0.6平方公里。这块狭小的土地上,居住着10643人,流动人口5641人,居民楼栋122个,散住户175户。社区基础条件差,人口构成情况也较为复杂。这个典型的“三多一差”社区,曾是让人退避三尺的“闹事之窝”,如今却是以“天剑模式”闻名远近的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社区和安全文明社区。是什么改变了这里?
“天剑社区的变化离不开社区全体党员的努力。”天剑社区党委书记张国庆说。
张国庆1990年调任天剑社区负责人工普查工作,1991年起担任居委会主任,成了天剑社区的当家人。张国庆的调任,正处在天心区对社区党建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节点上。1993年1月,天心区委将全区9个街道党委改为街道工委,其性质与工作职能不变,使街道党的工作更贴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目标”的实际。同时,天心区还扩建和调整了街道工委下属的44个党支部,调整充实了机关、工业企业、文教卫生等193个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
张国庆在天剑社区当家28年,操心着“家人”们的各项事务。她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工作,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来服务社区。
“我以前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这些年是张国庆书记手把手教导我,才让我能在社区这个平台上发挥一点余热。”以前内向腼腆的陈曼娜现在成了天剑社区红石咀片区的党支部书记,她积极投身社区政策宣讲、纠纷调解、义务巡逻等志愿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走访过程中,张国庆了解到老党员觉得跑到社区来开会太远、不方便,希望就近参加组织生活。2015年1月,天剑社区党委开创性地开办了“家庭党校”。以片区为单位,每个支部设置一个“家庭党校”,学校地址以步行10分钟为标准,通常选在一楼的居民家中,甚至花园的长椅、树荫下的小桌也成了党校基地。
每个家庭党校配备两名水平高、热情高、觉悟高的老党员担任党建辅导员,支部书记、委员、老党员主动备课、讲课,社区党委也不定期邀请专家到“家庭党校”中进行理论辅导、时事报告和政策解答,对因行动不便、生病等原因不能参加学习生活的党员,“校长”和其他党员则会送学上门,及时把党的“好声音”传递给每名党员。
“家庭党校”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发动党员,联系群众,帮群众排忧解难,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作用。”张国庆说。
天剑社区“家庭党校”通过“学、议、评、做”形式,成为了解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心的重要渠道。居民反映夏天天气太热,廉租房健身不方便,建议修建一个纳凉亭。扫把塘“家庭党校”就把意见反映到社区党委,讨论同意后,6月底开始动工,7月初,一个供过往行人、社区居民及环卫工人休憩的凉亭拔地而起。背街小巷破损路面需要修复、漏水屋顶需要修缮,老房子需要提质改造……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实事通过“家庭党校”得到了解决,助力老旧社区蝶变,居民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获得感随处可寻。
基层党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家庭党校赢得党员群众的广泛支持,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厚植基础。陈曼娜说,在天剑社区,每个党支部、志愿者分站都有微信群,社区工作人员与各书记片长、志愿者骨干之间也有一个用来联络社区、发布活动通知、分享服务心得的微信群,群名叫“天天见”。
新社区的新亮点:金桂社区里有个党员“心中的梁家河”
天剑社区折射出新时代中一个老社区的蝶变。而距离天剑社区10公里外,一个新成立不久的天心区桂花坪街道金桂社区,也面临着新的烦恼。
金桂社区坐落于和平路以北,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26人,流动人口6200多人,是一个新成立的以被征地农民为主的安置社区,近年来,新市民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失地农民就业的问题、外来流动人员管理的问题、遗留的土地分红等诸多问题纷纷浮出了水面,基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愈加迫切。
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金桂社区组织了100余名党员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实地参观学习,习近平7年知青岁月的故事像一块磁铁,深深吸引住了大家。
参观学习归来后,党员强烈要求筹建一个学习教育展馆,可以近距离、经常性地回顾,还能让更多党员群众感受总书记坚定的信仰、苦干的精神、为民的情怀。天心区委组织部充分尊重党群意见,指导街道、社区筹建了“心中的梁家河”党员学习教育基地。
在筹建过程中,区委组织部还注重发挥党员群众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在资料收集、文字整理、展厅布局等方面,坚持以大家的意见为主。展厅建成后,又组织大家定期参观学习,号召大家争当基地的义务讲解员,让大家投身、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一段段形象的文字、一幅幅真实的照片、一个个背后的故事,让参观者无不感怀:梁家河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而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发源地,蕴含深厚的时代精神。
基地自去年10月对外开门迎客,已累计吸引省内外490批次、1.9万余名党员群众前来参观学习,并获评为长沙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青年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青年党校学习基地。
只要没事,社区的居民们就会去天心区桂花坪街道金桂社区的“心中的梁家河”党员学习教育基地看看。近100余名党员群众主动请缨为基地的义务讲解员,他们有时是充当志愿者,为前来参观的人提供端茶送水的服务;有时会当起义务讲解员,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述习近平在梁家河村7年知青岁月的故事;有时会跟着大家一起参观,拿个本子写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们纷纷说,看了‘心中的梁家河’基地展览,感觉心灵受到了洗礼,党性意识有了新的提升,还有许多年轻干部主动提出要去更艰苦的地方工作。这样的主题活动,我们以后还要经常开展。”天心区委书记朱东铁说。
在“心中的梁家河”党员学习教育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天心区提出以微党建品牌撬动全区党建工作新局面的思路,在全区重点打造了“候鸟驿站”“红色远征”等10个党员教育微基地,成为了全区党性教育“来神走心”的实践教材。
“有事好商量”解决630多件热点难点问题
不管是天剑模式,还是金桂模式,都只是天心区创新推进党员学习教育、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这种创新,在天心区基层党建中处处可见。天心区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中心点,网格、邻里、商圈、楼宇等党群服务中心为辐射支点,编织起城市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
天心区城南街道工委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街道各社区依托“一站式”服务大厅,建立了“党群e家”平台,建立党群微信公众号,把“微平台”打造成党员学习交流“微阵地”、关爱提醒“微组织”、温馨友爱“微家园”。
“城南先锋汇”党群服务平台,深化支部领航、书记领路、党员领先的“三领”工程,实践微平台、微典型、微积分、微党课、微服务的“五微”工作法,不断完善组织建设互联、党建资源互通、先锋经验互学、结对帮扶互助的“四互”工作机制。他们还依托“党群e家”服务平台,通过共享党建工作,将辖区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社区等各类党组织通过互联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成立区域化党建联盟。2017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该街道的创新实践。
“有事好商量”是天心区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基层协商议事机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以前由单位统一解决的各种问题都转到了社会。针对城市社区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天心区筹建城市社区“网格小区公共空间”,探索建立“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机制。
所谓“有事好商量”,就是对涉及面广、事关网格小区公共事务、公共矛盾、公共秩序管理以及网格小区内的各项其他事务,以民主恳谈会、民主议事会、民主说事会等形式进行“座谈式”协商。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议题,以网格小区党组织牵头召开民主评议会、决策听证会、居民论坛等方式,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第三方机构等作为议事主体参加议事并进行论证评估;对涉及面小的议题,由网格小区内的党员或“合议庭”成员通过“面对面”交流、“走访式”谈心等形式进行协商;对通过协商无法解决或存在较大争议的议题,提交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决定。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推动网格小区居民和谐自治。
天心区实施“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议事机制以来,累计开展各类议事活动200多次,参加人数达4000余人次,解决网格小区热点难点问题630多件。
“15分钟城市社区党群服务圈”也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一。近年来,天心区大力推进“社区-网格-邻里”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打造“15分钟城市社区党群服务圈”,打通服务党群“最后一米”。
量身定制基层党建工作原则
1994年3月,天心区在全市率先成了第一个私营企业党支部——光明集团党支部。1996年,实施“领导班子创先进,领导干部做表率,共产党员当模范”的党建先锋工程。2002年推出“零距离”社区创建模式……这些探索,无不体现了天心区执政者对党建的思考与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天心区针对党员教育管理,严格组织生活,以“三会一课”等党的基本制度为重点,规范党员日常管理。同时,也相应出台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天心区关于外出外来党员管理暂行规定》《天心区发展党员综合细则》《党员目标管理手册》等文件,在管理和教育党员方面形成了配套的制度规定,使天心区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逐步正规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同时,发展党员的“五项制度”等形成了常态化的党员管理机制。
天心区委书记朱东铁在区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全面加强机关、街道、社区(村)、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努力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覆盖、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纷繁复杂的诸多要素中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健全机制,构建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天心区正形成以城区、街道、社区为主轴,以分布在城市的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为点和面的“3+N”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构架。
天心区在建重点项目多,如何让基层党建工作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聚焦发力?天心区的做法是精准谋划、量身定制。对于“长沙外滩”版块,天心区探索了“四融四聚”商圈党建品牌。“省府新区”则探索“一化双联三服务”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方法,整合辖区单位党建资源,在各单位党组织之间搭建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的对话交流与协作共建平台,让“小社区”撬动了“大单位”。“暮云片区”地域面积较大,就打造“一核多极”党建服务体系,以街道、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以党代表工作室、党群服务站、党小组联络点等为纽带,通过派驻党建特派员、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等,搭建党群沟通桥梁,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在天心区,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还在不断扩大,该区141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划分为418个子网格,一个子网格建立一个党支部或党小组,目前已建成200多家网格(小区)党支部,其余子网格基本实现了党小组的全覆盖,这些党支部、党小组在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时间线
1979年
11月5日,中共长沙市南区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随后各街道、区直部门、战线基层党委逐步设立了纪律检查委员。
1989年
长沙市南区区委作出关于加强区机关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
1993年
1月,天心区委将全区9个街道党委改为街道工委。
1994年
3月,天心区在全市率先成了第一个私营企业党支部--光明集团党支部。
1996年
实施“领导班子创先进,领导干部做表率,共产党员当模范”的党建先锋工程。
2001年
9月,区委组织部指导各街道社区成立66个社区党支部,共培育3个区级社区党建示范点。
2002年起
天心区实施“凝聚两心(党心、民心)兴天心”党风廉政教育工程。每年安排一个月时间开展廉政教育活动。
2017年
12月29日,长沙市天心区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
2018年8月以来
天心区纪委监委全面启动科级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建设工作,为全区800余名科级领导干部建立廉政档案,打造反映科级领导干部廉洁履职情况的“晴雨表”以及纪委实现精准监督的“指南针”。
行动派
“三书”跟单引领廉政建设新常态
“党的基层组织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地落实的基本细胞和单元,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不能有’的告诫,秉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廉政是第一保障’的治区理念,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旗帜鲜明支持纪委履职践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末端。”天心区委书记朱东铁表示。
签订责任书、出台工作细则、开展廉政谈话、组织个别和集体谈话,一系列动作、一系列举措、一套套“组合拳”也在天心区自上而下铺开。
从2017年初开始,天心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实施“三书”跟单监督机制,让再监督更精准更有力。所谓“三书”,指的是责任督察通知书、纪律检查建议书、问责处分决定书,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违规支出“三公经费”、违规发放津补贴、精准扶贫等重点事项,对被监督检查单位和监督检查职能单位进行再监督再检查。“原来以为纪委的再监督、再检查只是一阵风,现在相信动真格了。”天心区教育系统一位被纪委诫勉谈话的领导干部不无感慨地说。通过“三书”跟单,天心区初步实现了从原来的“撒胡椒面”式的监督向“点穴式”监督转变,再监督更精准更有力。
今年,天心区纪委监委再次创新监督方式、手段,建立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从全区“两代表一委员”、民主人士以及法律界、新闻媒体人员中选取485名觉悟高、威信高、热情高的群众配备为基层监督员,分纪检委员、村(居)务监督委员、廉情信息员、党风政风监督员四个类别。这485名基层监督员犹如485个廉政哨兵,紧盯监管“最后一公里”,助力扶贫民生领域政策落到实处。
潇湘晨报记者 储文静 通讯员 杨振军 长沙报道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储文静 杨振军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