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故事翻译集》。
红网时刻新闻3月6日讯(通讯员 黄乐妍 王昭春 记者 贺卫玲)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组织师生翻译的多语种《雷锋故事翻译集》正式出版。
《雷锋故事翻译集》为外语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系列丛书的重要成果,总主编为郑燕虹教授和蒋洪新教授。该译著以英语、法语、日语、德语、俄语、朝鲜语6种语言呈现,收录15篇经典雷锋故事及其生平简介。
以语言为桥筑魂育人,培养新时代国际传播者。在全球化语境下,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探索出一条融专业教育、思政引领与实践创新于一体的育人路径。学院依托湖南雷锋纪念馆等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外语专业学生担任多语种志愿讲解员,向国际访客讲述雷锋故事,在实践中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传承。
多语种故事架设红色文化的国际之桥,2022年至今,外国语学院组建了一支特殊的多语种讲解团队。在湖南雷锋纪念馆专题陈列区,这群青年志愿者运用英语、俄语、法语等语言,为来自俄罗斯、印度等10个国家的留学生深度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创新打造“译路先锋”实践品牌,让青年学子以“翻译者”与“文化使者”的双重身份投身社会实践。
在翻译中淬炼,在传播中成长,彰显实践育人成果。外国语学院创新打造“译路先锋”实践品牌,让青年学子以“翻译者”与“文化使者”的双重身份投身社会实践。学生团队长期驻点雷锋纪念馆,为国际访客提供多语种讲解服务,用数据可视化和情境化叙事重构雷锋故事的传播场景;参与《雷锋日记》英、日、俄等译本编撰,在字斟句酌中感悟平凡与伟大的精神辩证;走进国际赛事、外交活动、社区公益一线,以语言服务践行志愿精神。从“翻译实践”到“文化解码”,从“价值认同”到“行动自觉”,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完成“语言能力-文化自信-使命担当”的阶梯式成长。
《雷锋故事翻译集》的翻译团队由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各语种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在专业教师与外籍专家指导下,历经三年精心打磨。在翻译实践中,学生们深刻体会到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诠释。通过参与红色文化外译工作,外语学子们更加坚定了用专业所长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担当。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大学师生传承红色基因、传播中国声音的责任,让雷锋精神在跨文化传播中焕发新的生机。
来源:红网
作者: 黄乐妍 王昭春 贺卫玲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