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23日讯(通讯员 邹媛媛 廖亮)3月17日至21日,长沙市党外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长沙县开展共识教育培训。培训期间,党外中青班先后前往田汉、陈树湘、李维汉、杨开慧等革命先辈故居和刘少奇天华调查纪念馆,于名人故里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学员们带来了全方位、多维度的知识盛宴。
此次教学活动分为大爱共识、文化铸魂、德育兴村、融合发展、总结交流五大主题,犹如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依托长沙县这一片红色热土徐徐展开,通过专题授课、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研讨交流、实践活动、农事活动和体育活动等方式,踏寻先辈足迹,铸牢信仰之基。
艺术之剑 砥砺初心
在田汉故居,学员们通过参观其生平展陈、手稿遗物及戏剧创作场景,深刻感受到这位“人民艺术家”以笔为矛、以剧为盾的革命情怀。田汉先生将个人艺术追求融入民族解放事业,其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等作品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学员们纷纷表示,国歌的力量穿越时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更应立足专业,以文化自信筑牢民族精神之基。
绝对忠诚 铁血丹心
在陈树湘纪念广场和陈树湘故居,学员们聆听了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绝对忠诚的事迹,感受到红军长征途中湘江战役的惨烈场景,被“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忠诚与担当深深震撼。广场上,陈树湘烈士塑像目光炯炯,投向一道红色的重生之门。门内是枪林弹雨,门外却是如今和平幸福之生活。
学员们纷纷表示,陈树湘烈士对信仰的坚守是新时代统战工作者的精神坐标,要将“忠诚”二字融入政治品格,始终与党同心同向。
日月躬耕 统战铸魂
李维汉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开拓者,其故居中展示的统战工作历史文献和实物,展示其从湖南书香门第的青年才俊,到留法勤工俭学的热血青年,从革命沙场的指挥官,到新中国统战工作的开拓者的艰辛历程,生动诠释了“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统战理念。李维汉为党和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勋,无限忠于党和人民的高贵品质,将永远值得人民崇敬和怀念。
学员们纷纷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民主党派要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自觉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以履职尽责的自觉行动、高质量的工作成果,为长沙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信仰如炬 骄阳慧心
在杨开慧故居和纪念馆,学员们通过一封封泛黄的家书、一件件生活遗物,深刻体会到这位“骄杨”的坚贞与深情。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手稿更是让参观者动容,“牺牲我小,成功我大”的抉择背后,是超越生死的信仰之光。学员们表示,杨开慧以生命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国”的信仰高度,作为党外干部,更应传承这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实事求是 践行初心
在刘少奇天华调查驻地旧址,学员们通过复原的田间调查场景、详实的档案资料,重温了刘少奇1961年深入基层、访贫问苦的动人故事。其“身入群众、心入群众”的务实作风,为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树立了典范。学员们认为,纪念馆里每一双草鞋都在提醒我们,无论参政议政还是民主监督,都必须扎根实际、脚沾泥土,要将调查研究作为破解难题、服务民生的重要方法。
此次共识教育培训通过“沉浸式”学习,让40名学员在历史现场中感悟初心使命,在英雄事迹中激发革命情怀,在思想碰撞中凝聚政治共识,将红色基因铸入灵魂、融入血脉。大家一致表示,将以革命先辈为镜,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推动长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来源:红网
作者:邹媛媛 廖亮
编辑:余惠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