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城区桥驿镇:“乡村著名行动”赋能乡村振兴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李敏 蔡文举 长沙报道

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以“乡村著名行动”为抓手,通过规范地名管理、挖掘文化内涵、赋能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以地名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为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和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规范地名管理,夯实治理基础

2024年以来,桥驿镇积极响应民政部“乡村著名行动”号召,在望城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对全镇道路、景点、历史遗迹等开展系统性命名与设标工作。截至2025年1月,全镇累计命名乡村道路92条,新增标识牌152块,覆盖道路、居民点、美丽屋场、红色遗址等多类地标,彻底解决了“有地无名”“导航模糊”等问题,桥驿路、古驿路、福驿路等地名标准化后,不仅便利了村民出行,还为物流配送、公共交通等提供了精准信息支持,显著提升乡村治理效率。

图片1.png

赓续文化根脉,激活乡土记忆

桥驿镇将地名命名与历史文化深度结合,让老地名焕发新生机。杨桥村依托清代“湖湘进士村”的历史底蕴,重建思益书院,命名“进士路”。同时,周之翰烈士故居、湖南和平解放秘密电台工作站旧址等红色地标被纳入地名标识体系,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些举措不仅唤醒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更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桥驿的“红色基因”与“耕读精神”。

图片3.png

赋能产业发展,链接城乡资源

桥驿镇以地名文化为纽带,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打造“黑麋峰景区”“古驿铜鹅”等地域特色品牌,农耕研学基地等产业项目,实现一、三产业联动发展。黑麋峰村距长沙主城区仅19公里,面积4079公顷,主峰海拔590.5米。森林覆盖率达77.51%,有景点108处,自然景点70处,人文景点38处,是人们“享受绿色,回归自然”的绝好去处,被誉为“天然氧吧”。依托“长沙520,爱上黑麋峰”等主题活动,黑麋峰滑翔伞、低空飞行等新兴业态迅速崛起,地名文化还助力城乡资源互通,如通过“益桥计划”吸引高校学子参与文旅策划,推动数字文旅与红色资源结合,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图片2.png

这一实践生动证明,地名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纽带。未来,桥驿镇将继续深化“乡村著名行动”,探索地名文化在智慧乡村建设中的应用,同时强化村民参与,让地名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名片”。

来源:红网

作者:李敏 蔡文举

编辑:韩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nograb/646947/57/1477898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