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7日讯(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徐善羡)11月2日—3日,第三届教育局长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教育局长论坛以“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为主题,围绕学校、城乡、群体、教师、教育治理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政策研讨、学术交流。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何志敏,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骏,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主持。
论坛公布了第二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案例”评选结果,长沙市教育局申报的《破解乡村队伍建设“三大难题”》获选第二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百佳案例。
论坛的第三平行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辉主持,教育部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辛涛做《教师评价制度的演进、困境与突破》的主旨报告。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邓芸代表长沙市教育局,作“加强名师示范引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长沙市名师农村工作站建设探索与创新”主题发言,分享了长沙市十年持续通过名师农村工作站建设与创新、探索“加强长沙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构建长沙市优质均衡的教育体系”的举措。长沙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智明在地方教育改革座谈会上作“长沙市城乡教师专业化培训”主题发言,得到充分肯定。
长沙市从2015年起,全市域统筹、分年度推进,10年来共设立101个名师农村工作站,驻站名师269人次,培养学员3000余人,投入经费3400万元,为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24年又在大湘西三个市州设立10个名师农村工作站,驻站名师60人,学员600余人,实现了名师农村工作站成建制、整体性、实质性的辐射和推广。长沙市的做法是:系统性设计,区域整体推进;在地化研修,培养关键能力;数字化管理,赋能自主发展;协同式成长,服务优质均衡。
全面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各地方的教育局长理念超前、策略创新和实践落实,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凝聚共识、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优质均衡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战略任务。接下来,长沙市将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铸魂育师、强师兴教,为教育事业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贺卫玲 徐善羡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