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中职教育占据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在长沙,一批中职院校不断强化“技术”优势、突出“师范”特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师资,不断为中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长沙市教育局、长沙市教科院和红网长沙站联合策划推出系列报道——《职教“星”力量》,聚焦这些优秀院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产教融合、高素质队伍建设,展现中职教育领域明星书记校长、明星教师、明星学校风采。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姚宇超 长沙报道
他是学生们眼中亲切的“义哥”或“肖爸”,是同事们眼中可靠的“师父”或“益友”,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职业教育追梦人”。他就是肖义军,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一名老师。
曾经,他是中职学校的一名学生,怀揣着梦想与希望,从这里出发。大学毕业后,他又重新回到起点,站上熟悉的讲台,坚守27载,用不懈努力和满腔热忱,在职业教育的田野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学生成长的“点灯人”
“爱是最好的教育”。从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肖义军就扛起教育的使命,把“爱心”两个字印在心坎,点亮德育园地的一盏盏心灯。
也许在不少人看来,中职学生是带着“标签”的孩子,他们的性格、知识储备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生有所不同。但在肖义军眼里,他们风华正茂、活力十足,正值人生成长的黄金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肖义军高中就读于宁乡市职业中专学校,大学毕业后又返回学校任教,所以他能精准把握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博大的人文关怀,不偏激,不歧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是肖义军当老师追求的境界。
面对这些身心正处在重要转折期的学生,他总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用真诚打动学生;他能理解和宽容学生,用爱心转化学生;他会通过鼓励和支持,让学生绽放光芒;他会利用技能训练和课外活动,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很幸运,再次步入学校,能遇到肖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每当提起肖义军,毕业生黄龙总是充满感激之情。初三毕业后,黄龙在社会上打工两年,吃了不少苦头。来到肖义军班上时,学习目的不明确,行为习惯也不好,肖义军经常与他谈心谈话,分析形势:“要想毕业后不再吃苦头,必须学好文化知识,掌握过硬专业技能。”时间一长,肖义军的真心诚意打动了他,黄龙把肖义军当成了“哥们”,特别信服。
在肖义军的鼓励和引导下,黄龙克服了很多不良习惯,到高二时又下定决心参加对口升学,肖义军经常与他开“小灶”,进行数学和专业知识补课,功夫不负有心人,黄龙最终以超录取线40多分的成绩考取了湖南师范大学。
“成才的道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是肖义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教学过程中,肖义军也不仅仅局限于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不仅是要让他们学一门技术,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更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让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多年来,在肖义军的带领下,有的学生升入湖南师大、农大等高一级学府,有的学生成长为专技岗位的能工巧匠、行业的领头人,还有的选择从事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奉献着青春和力量。他所带领及任教的班级,也多次评为省市级优秀班集体。
教学园地的“奋斗者”
教学园地里,肖义军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他多年坚持任教高三毕业班专业课,是公认的把关老师。他结合中职学生的学情,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把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育、职业素养的养成融入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深得同行好评,教学业绩突出。
“肖老师讲电路,不拘一格,最能激发我们的思维,不仅教我们如何掌握已有电路工作原理、特点和维修方法,还要求我们多站在设计者角度理解和掌握。在电器维修中,遇到棘手问题,当面或打个电话问问,就能茅塞顿开,迅速解决。”黄武是肖义军的学生,3年的学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毕业后他一直在长沙从事电器行业,如今事业风生水起。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肖义军坚持以教学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是一名学术型的老师。“他经常一个人坐在培训楼这个安静的角落,一有时间就琢磨他的教材和教具,真的坐得住。”多年老同事张命军感叹道。
中职生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动手能力比较强。传统的教材偏重理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肖义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应用》《电工技术应用》等6本专业基础课项目式教材,促使学生主动获取、整合和运用知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其中2本入选国家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3本入选国家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1本获湖南省职业教育优秀教材。
肖义军认为,老师需要从头到尾动手实践、真正做到了解所教课程的技术,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只学习书本上的理论是“行不通的”。
为了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肖义军自己开发制作实用教具。“在电类专业基础课程中,很多概念和定律都很抽象,学生很难直观感受到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有些专业的教具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有些基础性实验教具市场上也没有。”肖义军拿出一个电子模块说道:“比如在教‘三极管中电流的分配和放大作用’时,我用木板制作了一个放大电路,讲课时往黑板上一挂,各级电流关系就很直观地表现出来了。”
多年来,肖义军研发了30多件教具。其中“多功能数字电路实验平台”获全国科教创新作品二等奖,“交通灯电路”获全国科教创新作品三等奖,“拼多多数字电路实训装备”获湖南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科教作品创新大赛二等奖。个人多次获市县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
近年来,肖义军主持省级课题3个,参与研究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2个;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省、市获奖论文20多篇,成为宁乡第一位获评三级的正高级教师,并获评湖南省特级教师。
青年教师的“导航员”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省级专业带头人,肖义军凭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过硬地专业知识,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真正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为了尽快地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缩短他们的成长期,他与青年教师“打成一片”,在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进行结队辅导。在他的指导下,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年来,肖义军先后与刘剑、陶涛、董艳芳等十多位老师结成师徒关系,指导他们开展专业教学、技能竞赛与班级管理等工作,现在都已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他带队参加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大赛,先后获得省奖2项,市奖3项。
“通过肖老师带领我们多次参加教师职业能力教学能力竞赛,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标准也能较好掌控,教材处理能力也逐步增强,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更能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多次共同参赛的董艳芳老师回忆说。
“读书时我就是肖老师的学生,工作时我是他的徒弟,他对我的辅导和影响,帮助我立足岗位,快速进步。”刘剑老师说道。
近5年来,肖义军带领戴文、董艳芳、罗脉、王群等青年教师进行教材编写或教师职业能力竞赛,辅导陶涛、郑芳进行班级管理,辅导谭欢老师指导学生竞赛。陶涛老师年度考核年年优秀,参加教学能力竞赛2次获湖南省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湖南省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戴文、董艳芳、王群三名老师参加教师职业能力竞赛都获了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谭欢老师辅导的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湖南省一等奖。
立足三尺讲台,书写教育人生。因为热爱,因为努力,因为无私奉献,肖义军成为了宁乡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教育系统的一颗明星。未来,肖义军将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勤奋耕耘,让职业教育的花朵绽放得更加灿烂。
来源:红网
作者:姚宇超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