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扎实推进林火阻隔系统和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两年行动,率先全市打造“一带一道一池”森林防火立体式闭环系统,构筑起守卫绿水青山的“钢铁长城”。长沙县林业事务中心供图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8日讯(通讯员 杨源)“建设森林消防带(路)和蓄水池”是2024年长沙县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其中提出要建设生物防火林带57公里、森林消防蓄水池14个、蓄水量340立方米、防火道2.8公里。目前该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目标已全部完成。
长沙县地处湘中丘陵东北部,现有林地115.29万亩,属Ⅰ级森林火险区。为守护森林资源安全,提高森林火灾防范处置能力,长沙县立足于“防”,扎实推进林火阻隔系统和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两年行动,率先全市打造了“一带一道一池”森林防火立体式闭环系统,构筑起守卫绿水青山的“钢铁长城”。
“木荷枝浓叶密,体内油脂含量较少,树叶含水量可达45%,这使得木荷树种阻燃效果明显,成林后能起到很好的防火、隔火和断火作用。”高桥镇的一处生物防火林带上,种满了树干通直、青翠欲滴的木荷,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木荷是生物防火林带的理想树种。
考虑生物防火林带对森林生态影响较小、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等优势,长沙县在推进林火阻隔系统建设过程中,重点推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目前已在北山镇、金井镇、安沙镇等10个乡镇的重点林区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126.69 千米,并按照不小于107株/亩的密度和不低于15米的宽度广泛种植木荷,从而改变林区树种结构,有效提高全县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
在防火道建设方面,长沙县持续推进森林防火基础能力提升两年行动,采取加宽现有林区路面、清除部分地表植被、以粒料加固表面等措施,重点在海拔高、坡陡、立地条件差等不适合防火树种生长的区域及有消防车辆、防扑火人员通行需求的区域建设宽度不小于5米的防火道,通过防火道把森林分割成小块状,构建起林区范围内封闭成网的林火阻隔系统。
“根据长沙县林业资源分布情况,我们在实地考察高桥镇、北山镇等5个乡镇地形地貌基础上,因地制宜、因险设防,依托现有道路、河流、农田等因素,建设了8.35千米的防火道。”现场负责人介绍,同时注重抓好日常维护,由工人定期采用打草机、镰刀等工具,对防火道上的杂草、枯叶等可燃物以及防火道边的延伸树枝进行及时清理,保证防火道起到真正的效果。
在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上,长沙县综合考虑辐射林区面积、扑火效能、引水线路、蓄水量和施工难度等因素,选定在影珠山景区、北山森林公园、大山冲国有林场等地,新建森林消防蓄水池29个,新增蓄水量可达790立方米。
目前,长沙县已建成林火阻隔系统135.04千米,与早期建立的阻隔系统连通,全县林火阻隔系统长度已累计达649.8千米,林火阻隔系统密度达到8.53米/公顷,基本形成以自然、工程、生物阻隔带为一体的封闭成网式林火阻隔系统。
下一步,长沙县将继续抓好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建设,定期做好防火道、蓄水池清理维护及幼林抚育等工作,确保林火阻隔系统建成一批、用好一批,筑牢森林防火长城,切实保障好全县森林资源安全。
来源:红网
作者:杨源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