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余惠芳 长沙报道
2018年,科技日报梳理出我国当时被“卡脖子”的35项关键技术,超精密抛光工艺就位列其中。科技日报指出,它是现代制造业的“技术灵魂”,直接影响到集成电路制造、精密模具、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
长沙埃福思科技有限公司。
也是2018年,长沙埃福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为行业提供超精密抛光工艺与装备,采用变革性抛光技术——离子束抛光,实现埃米精度的抛光。
传统抛光,由于抛光盘的硬度变化及磨损、抛光盘与工件的贴合误差、抛光液浓度及酸碱性可控性差等诸多因素,难于加工出超高精度表面。离子束抛光采用离子束代替传统的抛光盘对超精密零件进行非接触“打磨”。离子束抛光,通过离子轰击的物理溅射效应“打磨”工件表面的分子,实现原子级抛光精度。得益于全新的“打磨”方式,离子束抛光不存在“磨头”磨损、不贴合等问题,只需通过电压、电流控制好抛光的离子能量和数量即可实现精准的抛光,抛光过程完全可控。
长沙埃福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林从博士课题就开始研究离子束抛光,在超精密抛光领域耕耘20余年,曾任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教研室副主任,是行业知名专家。他与团队一起研发了国内第一台离子束抛光机,突破了离子束抛光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后续又相继研发了多款离子束抛光机。以前搞科研,现在搞产品。周林告诉记者,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化”首先要考虑产品可靠性、成本等现实因素。重新设计、重新选型、重新开发、反复测试,这是走向“市场化”的第一道关卡,也完成了此类超高精度加工设备从实验室样机到工程及生产批量化的突破,实现了高端超精密加工设备的国产化替代。
埃福思王牌产品——离子束抛光机。
周林指着产品宣传手册介绍,这款300A已经是离子束抛光机2.0版本。虽然第一款产品在当时已是市面上的领先水平,但“科创基因”已刻入企业发展“血脉”。2.0版本操作更便捷、智能化水平更高。例如以前依赖人工装夹定位,现在使用三坐标探头智能定位,不再依赖人的“火眼金睛”。除了配置三坐标探头,新款离子束抛光机还配置了法拉第杯、无线操作手柄等,还可选配束流收集器、温度采集器、大口径离子源等,并新增了跨多行加工、分多轮加工、多工件加工、面形拼接等功能。
除了300A之外,埃福思目前还有500A、1000-600B、1000C、1300C和1300S等多种型号离子束抛光机。这些不同型号、大大小小的超精密抛光机,正在各个光学加工、半导体制造单位为国家、为行业加工着各式各样的高端超精密零件。
埃福思不仅在王牌产品离子束抛光机上精益求精,其磁流变抛光机也在不断迭代更新,并于2023年12月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革新,他们采用了全新五轴联动控制算法,并对机床的各个安装几何误差进行精确识别和补偿。当市面上的磁流变抛光机五轴联动位置精度还在几十微米时,埃福思的精度已达到几微米,实现了量级的跨越。
目前,埃福思已组建了一支近40人的研发团队,现有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职称2人,团队中的4名博士均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国内一大批具有超高精度光学零件加工需求的科研院所、高校、上市公司、行业“小巨人”,都已成为埃福思的客户。典型客户包括福晶科技、茂莱光学、长光卫星、上海光源、清华大学、北京创思、北京国望、南京施密特、河南微米等。据了解,埃福思抛光机销量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快速增长,去年合同额超8000万,今年增长势猛。
“客户告诉我可以签合同了。”在采访过程中,周林接连签下两笔订单。这是客户对产品的认可,也源于企业对于超高精度的极致追求,这在企业名称上可窥得一二,“埃福思”意为埃米加工系统。周林告诉记者,如今,团队创业之初设定的埃米精度这个目标已然实现。皮米,是下一个新目标。
科创企业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不断地角逐与追赶,这家位于金霞经开区的超精密抛光领域“独角兽”正在加速奔跑。
来源:红网
作者:余惠芳
编辑:贺纯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