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市全市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引资大会上,蓝思创新研究院入选长沙市2024年十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长沙市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
1993年成立至今,蓝思科技已走过31个年头。从与摩托罗拉、诺基亚、苹果、特斯拉等不同时期的全球知名品牌深度合作,再到跨界进入智能汽车、智能穿戴等产业发展迅猛,蓝思科技几乎赶上了每一轮革新浪潮。
一次次抓住行业机遇的背后,是蓝思科技始终将“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潮流”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借力新引擎、新模式和新产品,形成了新质生产力,成功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引擎:
以创新和智造为支点,撬动降本增效杠杆
24年前,蓝思科技率先将特种玻璃应用至手机防护屏,在整个手机行业掀起了一场玻璃防护屏材料革命。这是蓝思科技产品创新能力的首次亮相,也由此开启了“全球视窗防护玻璃产业”,改变了行业格局。
之后,蓝思科技全力推动行业的用材、设备、工艺、技术革新,创新研发了精密陶瓷、蓝宝石等新材料在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结构件、功能件、电子件的规模化应用。
为了把玻璃工艺做到极致,蓝思科技不断在技术上突破。例如,在国内首次使用玻璃孔位抛光与截面抛光技术,解决了防护玻璃微裂纹造成易破碎的难题。多项技术首创奠定了蓝思科技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2015年上市以来,蓝思科技累计投入研发金额超过130亿元,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200多件,居行业前列。公司于2023年在原有研发体系上,成立了蓝思创新研究院,重点针对行业领域关键技术、共性问题、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全面提升蓝思科技科研实力。
作为业内最早研发、制造、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制造工业体系的企业之一,公司将生产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历经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三个阶段,大幅提高数据自动化采集分析和反向控制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通过自主研发的“蓝思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蓝思科技现有的智能制造系统已形成完整的内部串联,已基本实现生产全流程自动化导入及机器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以整机组装为例,该产线目前已实现物联网、智能仓储、产线全线自动化、单片流、在线检测等全球领先技术。
新模式:
以新工艺和新材料为轴心,做垂直战略布局的加法
2023年,在消费电子行业整体需求尚未恢复之际,蓝思科技智能终端整机及部件业务仍实现显著增长。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9.38亿元-30.60亿元,同比增长20%-25%。这得益于蓝思科技近年来贯彻的垂直整合战略。
近些年,通过垂直整合,蓝思科技不仅具备了ODM、模组、结构件生产制造能力,延伸了整机产业链的触角,也深入理解了产业链关系。从公开资料看,蓝思科技已经涵盖了智能终端整机组装通常所涉及的大部分模块,制造能力和业务资源的协同效应逐渐凸显。
目前,蓝思科技为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三星等众多消费电子品牌的供应商,且合作日趋紧密。
基于精密结构件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蓝思科技从零部件供应向整机组装进发。经过两年建设,公司在湘潭园区布局的整机组装生产线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在产品交付、品质方面,蓝思科技的整机组装已经达到了全球同行一流水平。
新赛道:
从消费电子链到汽车链,瞄准万亿蓝海市场
除了深入挖掘现有市场潜力,公司抓住了新兴智能终端市场的机遇。
2023年,新能源车行业发展势头持续,赛道竞争激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50万辆,同比增长37.9%;产销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为了激发消费者购车意愿,打造竞争优势,主流车厂纷纷将智能技术当作下一个赛点。
蓝思科技看准了汽车智能化变革趋势,依托消费电子领域的成熟技术积累,以中控屏、仪表盘、显示屏以及动力电池结构件等关键组件与模块切入市场,已打入特斯拉、比亚迪、宝马、理想以及蔚来等三十余家头部车厂供应链,成为汽车智能化加速的受益者,业务产能加速放量趋势明显。
针对未来发展,蓝思科技也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提到,公司已经开始向头部动力电池客户供应动力电池结构件,未来会持续拓展产品品类,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线,还将主推大型双联屏以及三联屏、侧窗、挡风、天幕等大尺寸汽车玻璃等新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的联系比过往更加紧密,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加速融合,生态互联逐步完善,将为蓝思科技进一步带来增量空间。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在技术升级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正趋向消费电子化。”他认为,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属性,使其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消费电子产品。
与此同时,蓝思科技还深度布局了方兴未艾的智能穿戴领域,抢占了技术高地并把握住头部客户机会。
蓝思科技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是最早开始对光学、结构件及功能件模组开展研发、创新的企业之一,相关研发已布局超过8年,技术沉淀已经占据先机。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全球优质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产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与服务,涵盖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塑胶、碳纤维等新材料。
随着与客户合作的深入,市场已经开始展望未来两至三年的市场空间,有分析机构对单款产品年出货量看高至2000万部,高端产品看高至500万部。蓝思科技称,当前处于蓄势待发状态,公司配合相关客户进行的长期研发项目将逐步进入收获阶段。
蓝思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蓝思科技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领域“四新”战略为指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蓝思创新研究院为引擎,加大科研和创新力度,垂直整合提升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全面打造自动化厂内全作业环节的智慧工厂。
来源:浏阳经开区管委会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