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城:构筑“大环保” 养出绿水青山好气质

望城一江两岸绿水青山。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罗丹 林宁 长沙报道

蓝天白云高颜值,绿水青山好气质。今年以来,长沙市望城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绩单亮眼。

截至8月7日,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8.6%,综合指数3.11,同比改善12.1%;PM2.5累计均值浓度32.1ug/m3,同比改善16.8%。颗粒物(PM2.5、PM10)改善率全市排名第一;综合指数创近三年(2022年以来)历史最优;优良天创近三年最高。国、省、市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

污染防治“夏季攻势”

道路洒水降尘。

近年来,望城一江两岸建设如火如荼。如何实现城市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并举?

望城区政府制定并印发了《长沙市望城区2024年大气、水、土壤、噪声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铺排大气、水、土壤和噪声污染防治项目,全面开展水、气、土污染防治攻坚和“夏季攻势”。

当好“水保姆”,呵护水环境。重点打好碧水攻坚战,强化湘江入河排污口管理,分类整治问题排口,加快推进15个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工程项目,全面开展“一江七河两湖库”常态化巡河检查,全力做好蓝藻防治工作,积极保障饮水安全,恢复水生态环境。今年5月,千龙湖荣获湖南省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协同作战,走向“深蓝”。抓好各类建筑工地“控尘”,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餐饮油烟综合整治“控气”,联合街道严抓严管“控烧”,因地制宜制定货运车辆禁限行通告“控车”,继续强化PM2.5治理的力度,突出重点时段颗粒物污染协同治理,进一步控制面源污染,有效推动全区空气质量改善。

深耕“净土”,绘大地新颜。完成了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铜官园区开展国家级化工园区土壤及地下水管控修复试点工作,引导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的企业加强清洁生产工艺改造,全面排查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等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和隐患问题,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儿童在千龙湖中嬉戏玩耍。

合纵连横“大环保”

生态保护只有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才能事半功倍。

为调动基层的积极性,望城区率先在乡镇(街道)设立生态事务中心,打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纵到底、横到边的环保工作格局。7月,高塘岭街道生态事务中心先行揭牌成立,职能范围涵盖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为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需久久为功。望城区今年还将精准施策,组织开展三大环保专项行动:一是大气污染防治高值热点“围点打源”,直击污染源头;二是重点行业排查“扫街”,无死角清理环保隐患;三是重点行业企业提效减污“创A创B”,激励企业绿色升级。重点聚焦扬尘管控、餐饮油烟治理、秸秆禁烧及柴油货车排放优化等关键问题,全面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力求空气质量再上新台阶。同时,进一步强化水质检测预警机制,为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红网

作者:罗丹 林宁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nograb/646842/91/1417208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