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3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顺利闭幕,颐华学校高一钟睿同学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勇夺银牌。
红网时刻新闻8月23日讯(通讯员 艾佳佳 记者 贺卫玲)8月20日,2024年第33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顺利闭幕,颐华学校高一钟睿同学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勇夺银牌,获得清华、北大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实现了平江县高中学校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夺牌零的突破,这也是今年湖南省生物奥赛在长沙以外地区唯一全国夺牌的学生。
就读初一时,钟睿就参加了颐华科创思维训练,开启了学科奥赛之旅。奥赛学习培养了钟睿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高效的学习方法,对他的文化学习也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进入颐华高中部,他继续参加生物奥赛学习,在袁文杰教练的指导下,最终取得了全国银牌的骄人成绩,这对平江县高中学校来说算是“破天荒”的事了,史无前例。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被誉为“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的全运会”,代表着全国青少年生物学科竞技的最高水平,是国家选拔未来生物领域拔尖人才的重要平台。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代表队的577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总成绩前50名的金牌得主能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获得大学保送资格,获得银牌及以上的同学可获得清华、北大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
钟睿(左)和教练袁文杰老师合影。
“在这次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感受到了浓厚的生命科学氛围,见到了很多实力强劲的同学,得到了一个很好的与强者学习交流的机会,虽然说最后的成绩还是有点遗憾,但是我也在心里立下了一个更远的目标。”当谈及首次参加全国性大赛的感受,钟睿的眼神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回来之后我还是经常会想,如果我那道遗传题多得0.2分,是不是就可以进实验?如果我上课、看书再认真一点,是不是可以多做对一道题?但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反思过去,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今年国赛获得什么样的奖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作为高一的学生,我第一次体会到国赛的氛围,见识到自己和真正强者的差距,找到自己内心的目标,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之奋斗。”在返校参加座谈会时,钟睿发出由衷感慨。
竞赛之路,无疑是一条布满荆棘、极为艰难的征途。钟睿的基础学科非常扎实,思维活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更重要的,是他自身对科学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的目标是明年挺进全国前50,进入国家集训队,再努力争取进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将兼顾理论和实验,攻克国外的一些经典教材,将自己知识体系里的漏洞填充好,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掌握更前沿的知识。同时,他也将在学校实验室多练习实验操作。
颐华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彭荣宏表示,颐华学校办学初就选择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这条“新赛道”,通过引进和培养金牌教练、坚持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培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体系和人才体系。学校聚焦“文化奠基、思维创新、奥赛拔尖”,全面借鉴湖南师大附中和长沙市长郡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先进经验、共享优质资源成效,成立了专门的拔尖创新学生培养基地,组建了优秀的教练团队。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艾佳佳 贺卫玲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