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6日讯(通讯员 易漫堉 罗嘉毅 寻觅)6月5日,2024年第七届插秧文化艺术节在长沙县路口镇隆平稻作公园举行。活动以“今朝老少插秧 来日禾下乘凉”为主题,设置开秧门、插秧比赛等10余个环节,并由湖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现场公布最美科技小院、最美研究生获奖名单,共计200余人参与。
芒种挥汗耘田野
活动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随着秧官一声令下,开秧门仪式正式启动。在热烈的锣鼓声中,秧官为农民代表递上秧苗,象征着新一季水稻种植的开始。紧接着,插秧比赛正式拉开序幕。参赛者们挽起裤腿,纷纷踏入水田,一时间,田间地头人声鼎沸,一片繁忙景象。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参赛者们左手分秧,右手插苗,将一束束嫩绿的秧苗快速插进泥土里,“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插秧比赛,感觉活动很有意义。”来自路口镇的唐娭毑一边插着秧,一边笑着说道。她表示,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年轻人直观地感受到劳作的辛苦,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除了插秧比赛,现场还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在农业科技展览区,游客们可以近距离了解到最新的水稻种植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在农耕文化体验区,游客们则可以亲手操作传统农具,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长沙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授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共同为新时代农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开启新篇章。同时,湖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还公布了“最美科技小院”和“最美研究生”获奖名单,鼓励获奖单位和个人在农业科技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活动结束后,路口镇居民周女士激动地说:“这几年我们镇的变化太大了,眼看着小方田连成万亩粮食示范片,还引进了这么多农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生活越来越好,大家都很有干劲。”
产业繁荣富乡陌
近年来,路口镇不仅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15350亩,还成功引进了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16家农业科研院所及先正达、金健等90多家种业企业;打造了麻林河种业科创片,规划面积5000亩,近两年来每年有2400个(项)新品种、新技术在此集中进行试验、展示、评价,其中100余项成果转化至市场。2023年,路口镇成功创建长沙市级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片。
作为以水稻为主导产业的湖南省农业产业强镇,路口镇始终扛牢粮食生产责任,着力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做好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大文章。同时,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团队科研基地优势资源,建强路口种业科创平台,着力打造种业科创兴农新名片。
今朝老少插秧,来日禾下乘凉。此次活动不仅将传统插秧移栽方法传承给了新一代的接班人,也播种了春的希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路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长沙市建设都市农业、院士农业的前沿阵地和种业‘硅谷’的重要展示基地,我们将进一步扛牢乡村振兴历史使命,鼎力扛起种业科创大旗,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发展环境,为路口镇‘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争当乡村全面振兴标杆’贡献更多的智识和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易漫堉 罗嘉毅 寻觅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