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长沙市芙蓉区大同第三小学举办了主题为“项目式学习助力新耕读教育”的第三届校园耕读文化节活动。
红网时刻新闻6月22日讯(通讯员 黄碧婷 记者 贺卫玲)闻稻香、观缫丝、采制茶、摘蔬果、养动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参与中思考。6月21日,长沙市芙蓉区大同第三小学举办了主题为“项目式学习助力新耕读教育”的第三届校园耕读文化节活动。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省农科院、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芙蓉区大同教育集团、东部教育联盟学校的代表,四川蓬安县教育局考察团以及大同三小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大家参观了学校以新耕读教育为主要特色的校园文化展示、场馆建设,同时观摩了不同主题的六个项目式学习活动。大家行走在星空农场花香四溢的小径,看着挂满枝头的瓜果,惊呼不已,纷纷称赞。
活动现场。
这些学习项目的开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关键素材提出值得研究的核心问题,小组分工合作,在观察、分析、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式,最后进行汇报、展示。项目式学习新样态,赋予了孩子们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深受师生欢迎。
学校党支部书记文彬进行了《项目式学习助力新耕读教育》主题讲座,从研究目标、课程体系、活动开展、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对“新耕读”教育的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学校把PBL项目式学习与新耕读教育结合,希望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深度学习的践行者、跨界学习的探索者。王清香老师同步展示了项目式学习与智慧教育相融合的研讨课堂。同时,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耕读”教育,学校还聘请了周边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作为教育导师,并颁发了聘书。
活动现场。
最后,湖南省教育科学院劳动教研员董仲文对学校教育进行了点评,为大同三小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教育思想,因地制宜的环境创设,精彩生动的教育课程点赞。
创建一个自然生态美丽的教育空间,让每一个孩子在校园诗意地成长,是学校推进“新耕读”教育的目标。相信以传统耕读文化为基础,运用项目式学习的手段,加上智慧教育的元素,同学们一定会在脚踏实地的劳动中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成为全面发展的正美少年,奔向幸福的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黄碧婷 贺卫玲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