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刘盼 长沙报道
11月24日,沿梨江岸边的幸福堤一路骑行,油润碧绿的江水宛如一条丝绦,一碧千里、丹桂夹堤。远处的菜田映照着暖阳,倏地一嗅,满是丰收的香气。长沙县㮾梨街道的暖冬,毫不吝啬地勾画出一幅灵动水乡的诗画胜景。
浏阳河第七道湾,㮾梨境内。
“这条土路我走了十几年,看到它大变样真是从心底里觉得高兴。”眼见曾经的“烂泥湾”旧貌换新颜,家住土岭社区的李娭毑难掩心中喜悦。
2021年8月,跨越横街至东六线桥段的幸福堤完成项目验收,其中,自行车道、人行道、景墙及配套照明设施等一应俱全,成为了居民休闲打卡的不二之选。
如今,在茶余饭后沿着幸福堤健身、骑行,正悄然融入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散步的老人、玩闹的孩童来往其中,也给梨江平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城市有机更新正持续为㮾梨街道“锦上添花”。在陶公庙社区,有着30多年历史的上正街宿舍于今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彻底解决了原有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老化问题。
除了针对屋面修缮、外墙防水及墙面粉刷等采取相应措施,本次改造还对小区实施了雨污分流、道路白改黑,并修建了凉亭、增设了停车棚,绿化和亮化也进行了扮装。通过一系列改造,老旧小区实现了由“脏乱差”到“清净美”的华丽变身。“楼道敞亮了,心情也跟着明亮起来,感觉就像住进了全新的小区,为政府的举措点赞。”家住上正街宿舍的李嗲对开启“美颜模式”后的“新”小区赞不绝口。
此外,围绕探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㮾梨街道以身作则走在先行之“先”,当好示范之“范”。今年以来,街道制定出台了“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并依托高峰社区、龙华村开展相关试点,对固废进行无害化处置,同时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分类体系覆盖率达到100%,回收利用率高于35%。
行至㮾梨,草木葱郁、绿树成荫。牲畜粪便被加工成有机肥料,村落间难闻的臭味没了;校园里配备分类垃圾桶,引导孩子学习垃圾分类……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收效明显,生活垃圾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0.6%。
“街道将持之以恒推进绿色发展,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梨江靓丽风景线,实现美丽与发展的双赢。”㮾梨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城市的发展更有“温度”,内外兼修的㮾梨街道如今“面子”“里子”俱进、“颜值”“素质”齐升。居民的幸福笑脸比花艳、比蜜甜。
来源:红网
作者:刘盼
编辑:韩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