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以舞龙、舞狮表演迎接新春“开门红”。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忠欣 熊晓宇 长沙报道
在最繁忙的春天,看见拼搏的长沙。
湘江之畔,岳麓山下,处处是“忙”人。长沙安牧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李雪正在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上忙碌,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份;在东塘通程电器超级旗舰店,店长张娟忙着接待顾客,“国补”政策激发换新消费活力,到店挑选家电的消费者络绎不绝;长沙县的一家韩式餐厅内,来自韩国的创始人李相勋拿起夹子,熟练地翻动着烤架上的肉块,APP后台实时跳动着订单占比数据……
透过长沙一片繁忙的经济景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招商引资如火如荼,产业项目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持续突破,企业生产稳步增长,商贸消费繁荣兴旺,这些不仅展现了长沙的奋进姿态,更映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大趋势。
招商积蓄新动能
招商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产业升级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举措。
新春伊始,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已经奔波在招商路上。
2月10日至12日,吴桂英率团赴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对接重点企业,洽谈合作项目,宣传推介长沙。
开年长沙市就组团开展新春大招商行动,这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源于对当前招商引资形势的清醒认识,凸显着长沙以项目提升提速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2月8日,长沙签约30个项目,总投资额207.15亿元。
2月8日,长沙市2025年“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暨“湘商新十年”系列活动举行,现场签约30个项目,总投资额207.15亿元。春节以来,趁着全球湘商返乡过年,长沙多地已召开“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主题活动,送政策、送项目、送服务、送祝福,精准引导湘商返乡投资兴业。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特写,成为长沙市大抓招商引资工作的生动注脚。
招商忙碌的背后,是长沙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定步伐,也是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的真实写照。
产业建设春潮涌动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兴。
“这是继惠科光电、惠科金扬、惠科产业综合体之后惠科股份在长沙投资的第4个项目,我们正全力以赴,力求做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在浏阳经开区,惠科股份副总裁、长沙惠科总经理杭井强正忙着新项目的建设推进。
2月5日,总投资90亿元的惠科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项目正式开工,占地约109亩,将建设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生产线,有力推动长沙及湖南新型显示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进程,已被纳入全省十大产业项目。
自2019年长沙惠科落户浏阳经开区以来,惠科股份已4次在长沙加码投资。
今年,长沙谋划铺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659个、年度预估投资2475亿元。2月6日,全市首批23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预估总投资87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5.9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满鸡血”。
2月6日,长沙首批23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预估总投资878.9亿元。
新开工项目“上新”不断,续建项目快马加鞭。
春节期间,湘江长沙至城陵矶高等级航道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长沙综合枢纽三线船闸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依旧热火朝天,百余台桩机、旋挖机、卡车等机器设备同时作业,350余名建设者坚守项目工地,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大项目的加速落地,不仅意味着投资的增长,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是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持久动力。
企业跃动“智造音符”
从大年初五复工开始,万鑫精工执行总经理、研究总院院长童成刚就一头扎进工作里,每天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0点,致力于自动化、高精度的新产品研发。
今年春节,“穿花袄、转手绢、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在央视春晚火爆“出圈”。作为国内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商的佼佼者,万鑫精工(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的订单也如烈火烹油,势头强劲。“最近很多国内外客户提出要加强合作,临时加单的客户达到30%以上!”童成刚介绍,今年以来,企业的订单数量相比以往明显增长,尤其是行星减速机、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等被誉为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部件,同比增幅达到40%~50%。
万鑫精工机加生产车间。
“2025年行业高速增长已成共识,我们正抓紧备货,以迎接3到5月的新能源重卡行业旺季。”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里,三一商用车制造公司HSE管理部部监胡鹏辉和同事风风火火。
在三一重卡智能制造车间,200多台机器人与工人一起紧张地忙碌着,超过700台AGV(自动导引车)有序地穿梭;在发货场,等待发货的新能源重卡整齐排列,不同涂装色彩的重卡中有不少将发往海外。
铆足干劲上满弦,新春长沙,“复工潮”澎湃热烈。据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截至2月11日,全市规工企业开复工率达98%,约高于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员工返岗率达98%,约高于去年同期2个百分点。
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挑战,中国制造凭借技术进步、智能化改造和供应链优势,依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而长沙企业的忙碌,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
科创引领“振翅高飞”
“湘江,请你把水递给我。”随着指令下达,一台人形机器人迅速拿起水杯递到指定处。“湘江,可以请你弹一首曲子吗?”话音刚落,机器人的双手在黑白琴键上跳动,悠扬的《小星星》旋律流淌而出......这个忙碌的机器人,正是近日发布亮相的全球首个人形陪护机器人“湘江1号”。
这个春节期间,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湘江1号”的研发人员还在忙着。作为全球首个专注于健康陪护领域的人形机器人,“湘江1号”功能极为丰富,不仅能提供体征监测与问诊服务,还能进行按摩理疗及康复训练,帮助行动不便者起身、翻身或移动,甚至可以表演舞蹈、弹奏钢琴,堪称全方位的机器人“护工”和“保姆”。
超能机器人董事长肖湘江介绍,公司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产品定型和小批量生产,三年时间实现规模定制与批量生产,并将目标成本降至10万元以内,以加速产品的市场普及。
全球首个人形陪护机器人“湘江1号”。辜鹏博 摄
在蛇年“新春第一会”上,长沙发布《2025年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将坚持“量”与“质”双轮驱动,目标新增各类科技研发机构(科技研发平台和企业研发中心)800家以上,引育央企、“三类500强”、领军企业等高质量研发中心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
长沙正依靠创新驱动,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跨越。正是这种不断突破的创新活力,使得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依然能够稳步向前。
烟火燃起消费信心
春节期间,长沙各大购物中心人流如织,春季促销活动吸引了大批消费者;黄兴路步行街上,年轻人争相购买国潮品牌,夜经济持续火热;影院大排长龙人气爆棚、剧院的演出场场爆满,文化消费升温。
在被网友戏称为“热闹程度堪比春运”的天宝兄弟,40余位厨师同样忙出新高度,春节期间,该店收银系统每隔五分钟便刷新一次销售数据,招牌菜单日销量突破2000斤。
据手机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显示,春节假期8天,长沙市共计接待游客949.07万人次,同比增长26%;游客总花费达89.79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17%。
春节前夕,国家购新补贴政策在长沙落地实施,手机至高补贴500元。政策利好来临,通程电器各门店忙得不可开交,通程电器负责人欧海军介绍:“春节假期以来,通程电器门店手机数码区客流量激增4倍以上,销售业绩同比暴涨428%。”
春节假期8天,长沙市共计接待游客949.07万人次,同比增长26%。石亮 摄
消费的繁荣,折射出市场的信心,也证明了中国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靠强大的消费能力,实现了内生动力的持续增强。而长沙的消费热潮,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当前,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从长沙的繁忙景象可以看出,政府稳经济、促发展的政策正在显现成效,市场信心不断增强,企业投资意愿提升,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透过长沙经济春潮涌动,见证中国发展信心。
站在春天的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将继续乘风破浪,一定能够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熊晓宇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