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芳 杜放 长沙报道
工业遗存何以“变身”文化空间?
在长沙,一群有创意的人+一个恰逢其时的契机,让新旧开始融合,而后脑洞大开地创造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空间。
比如,长沙纺织机械厂改造的爱民里、长沙油脂仓库改造的油脂厂·1936、长沙北站改造的东风路文创园、长沙锦纶厂改造的锦秀拾光·0731……这类空间不仅是网红打卡地,也是创意策源地、青年创业集聚地,更是将“工业遗存+文化旅游+新消费场景”的新空间玩出了花。
对一座城市而言,工业遗存见证着发展变迁,是推进“腾笼换鸟”的生动实践,也是实现“独特性格”的有机更新。
今天,记者要带你走进位于雨花区的一个汽车文化空间,听一个退役狙击手带着他的“特种兵”团队爆改老客车厂的故事。
废弃保安亭,变身复古咖啡馆
驱车从韶山南路拐进一条小巷,两旁苍翠的大树在红砖围墙上洒下斑驳树影,开到尽头便是这家汽车文化空间,抬头是一个大大的Logo——“2 Walk”。
“2 Walk”咖啡馆是李刚孵化的第一个项目。
这是一家由保安亭改建的咖啡屋。走进“2 Walk”,处处可见飞机、航空等元素,透露出主理人的经历和气质。李刚是湖南怀化人,2003年入伍,曾是深圳某特战队的狙击手。
在部队9年,李刚作为狙击手,获得了无数荣誉。
2022年,李刚来到龙骧集团四兴客车厂,这处废弃已久的厂房让他一见钟情,他当即租下一万平方米厂房,开始长达两年的“爆改”。光是清理垃圾就花了两个月,为了加班加点改造,他甚至带着老婆孩子在房车里一住就是8个月。
为什么是“2 Walk”?李刚一边比划一边介绍,“走走”的英文是“to walk”,转变一下,就叫“2Walk”。正好,“比耶”是全世界通用的代表快乐的手势,倒过来就是走路的手势,组合在一起,同时致敬了披头士《Abbey Road》的专辑封面。
在“2 walk”咖啡馆,各种老旧物件焕发了新的灵魂和生命。
战斗机头盔、飞机空速管、火车推拉窗、随处可见的铝合金铆钉……“2 walk”咖啡馆历时8个月改造完成,充满了浓浓的复古和机械味道。李刚介绍:“单单是那个吧台就做了三个多月,7000颗铆钉要重复42000多次才能最终呈现。”
退役狙击手和他的“特种兵”团
要把工业遗存变为鼓励创意的“场景”,说实话并不容易。
“如何把冷冰冰的高墙、高窗,改造为具有辨识度的文化空间,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事情。”李刚说。
好在李刚有一个“特种兵”团队。“这里的每个小伙伴都是操作各种机械的六边形战士。”李刚告诉记者,从前在服役期间他就对各类机械充满兴趣,所以他招募了一群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和他一起进行改装创新。
李刚的“特种兵”团队,个个都是操作各种机械的六边形战士。
“第一台咖啡机,就是我和小伙伴用老旧车床改造。”李刚指着一台就机器说,我们把工匠技艺与咖啡萃取相结合,成就了每一杯“精工拿铁”。只是后来因为出品不稳定,这台咖啡机被淘汰了。
记者采访时,李刚的“特种兵”团队正忙着改造一辆“自助拍照车”,通过加装设备,可以实现自助拍摄照片、视频、AI制作等多种功能。“不管是设备、场地、人员还是理念,这个改装工作室都堪称顶配。”流浪相馆负责人汪燊说。
有意思的是,在咖啡馆外面,还有一条李刚收养的阿拉斯加犬,名叫“坦克”。
既沧桑又时尚,创意园区一直在升级改造
从咖啡馆后门推门而出,眼前豁然开朗,这是李刚打造的集航空工业、汽车文化、文化活动等于一体的多维度、立体化的综合性园区,这是他的宝藏空间。
徜徉其中,随时会与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产品、奇思妙想的创意作品“撞个满怀”。为了丰富园区的文化内涵,持续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李刚引入了创意市集、咖啡店快闪、音乐演出、艺术展览等活动。
在园区,随时会奇思妙想的创意作品“撞个满怀”。
目前,这是一处艺术展陈区域。这里的每一幅画,李刚都如数家珍:笔触稚嫩的画,来自隔壁的6岁小男孩;一侧是一位广场舞大妈拍摄的城市一角;另一侧的画作则来自一位男性妇产科医生……“我们把这些来自不同年龄、职业、身份的作者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做了一个展览,命名为‘照进日子的光’。”
工业和文化,看似关联度不高,但是,经过创意的改造,变得既沧桑、又时尚。李刚坦言,其实园区一直在创新升级。
“爱摩老斯基”机车文化空间。
谈及未来,李刚满怀憧憬:类似于赛博朋克的列车,电梯、轨道、建筑彼此交互,十分炫酷;大量的年轻人喜欢的航空工业、机车文化、音乐符号等元素融汇于此,每个房间都有很多小巧别致的装饰。这里会是一个美式复古、轻松自在的空间。
每一处工业遗存背后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人物的奋斗、工匠的创造、工艺的革新,彰显着时代精神。
可以说,工业遗存既是难题,也是资产,就看城市运营者以何种方式“打开”。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杜放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