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奔流”如歌

风景迷人的长沙湘江风光带。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彭超 通讯员 刘铁伟 长沙报道

人类逐水而居、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大江大河,当其肆虐之时则洪水滔滔,当其安稳之时则泽被万民。

长沙,千百年来,湘江、浏阳河、捞刀河、沩水、沙河、龙王港、靳江河奔腾不息,以万钧之势开山破石,澎湃时代。

近日,水利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重点推介名单,长沙湘江水利风景区上榜,成为长沙人治水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斑可窥豹,当代大禹治水的点滴智慧在时光中奔涌流淌。

“硬牌”在握 旱涝防御无忧

正在紧张施工的椒花水库。

眼下,冬修水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长沙城东,总库容1.7亿立方米的椒花水库已启动大坝主体碾压混凝土施工,正进入施工冲刺关键阶段,预计明年底开始蓄水,发挥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

“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2500多年前,齐国著名大臣管仲就提出这样的论断。

2500多年后,长沙湘江两岸,从杜甫江阁至银盆岭大桥5.1公里防洪堤全线加高加固,防洪标准提升至200年一遇,架起一座“水岸长城”。

目前全市共有堤垸78个,堤防总长547公里。“十三五”期间,长沙完成堤防达标建设120公里,全市堤防整体抬高1.2米,预计2025年底完成全部未达标堤防建设任务。长沙已提前两年完成全市存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共有上型水库547座,总库容9.2亿立方米。全市23.5万处灌区、渠道、灌溉机埠等各类农田水利工程,日夜护航着汩汩清水润泽良田万顷。

“智水”有招 科技赋能治水

长沙市水利综合智能决策平台。

滔滔江湖,水域辽阔。如何有效管理?长沙水利人的视线正从水上转移到天上,从地上升级到线上。

2022年12月,随着36处遥感监测点投入运行,长沙自贸会展区已初步建成覆盖近30余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将在浏阳河城区段40km(长沙县敢胜垸到入湘江口)范围内建设 34 个自动巡河视频站,实现非法采砂、非法捕捞、非法钓鱼等场景的告警,对闯入河道内人员或船只进行实时抓拍,出现违法行为进行告警和存储,实现违法行为过程可溯,提升执法工作效率。

长沙域内河流众多,全市共有40个山洪灾害易发乡镇(街道),涉及176个村(社区)。降雨来临前,长沙市水利局根据气象部门每一轮降雨“递进式”短临降雨预报,通过媒体、三大运营商、村村响广播和打电话、发微信等方式,第一时间将山洪灾害预警信息传达到组、到户、到人,打通预警“最后一公里”,为基层防范应对山洪灾害腾出时间和空间。

在1600平方米的长沙市防汛物资仓库内,水上救生遥控机器人、防汛救援水陆两栖车、自吸膨胀袋等科技型装备为防汛增添“利器”。目前,长沙123个防汛物资储备仓库、650个防汛砂石储备场实现物资储备联调联运。

打开全市水旱灾害防御“一张图”,全市雨情、水情、工情信息一览无余,万亩堤垸、水库、水闸、泵站等重要水利工程的位置分布、实时数据一目了然……近年来,长沙持续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充分利用水文气象数据耦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 实现全市雨水情信息综合监视预警、重要水利工程综合监视调度、山洪监测预警、超标准洪水防御、物资防御调度。

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长沙治水用水护水有了“智慧大脑”,成效明显。

只此青绿 映射美好生活

隆冬时节里的诗意后湖。

“治水需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上古时代,大禹顺应水势,成就恢弘水业。

岳麓山下,湘江之滨,一片近600亩的水域环绕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被称作后湖。隆冬时节,漫步其中,远望一湖碧波荡漾,诗意盎然。2015年之前,这里还是湘江以西最大的城中村,违建遍地,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2015年,一场生态攻坚战在后湖打响。如何力保一湖活水?整治工程一方面在后湖内部铺设循环管道,加速流动循环,另一方面将附近靳江的河水引入后湖,确保枯水季节的水位和水质。如今,后湖成为周边居民和师生们的休闲好去处。水质动态监测显示,2016年以来,后湖水质保持在地表Ⅳ类水以内,后湖成为了长沙新晋城市地标。

近年来,长沙持续打造浏阳市水土保持示范项目、望城区铁炉湖-石渚河生态清洁小流域、长沙县金井河上游-开慧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等一批生态工程,更多美丽河湖成为映射品质生活的美好底色。与此同时,充分挖掘河湖水文化,推动水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橘子洲头一江两岸山水城倒映成画,浏阳市双江口主题文化公园百里画廊入目来……一河清水,一方福祉。

党旗飘扬 碧水映照初心

长沙县福临镇山塘美丽乡村。

从约束水到善待水,科学的治水理念让幸福流淌,奔流成歌。

浏阳河获评全国示范河湖,水渡河水闸荣获全国大禹奖,长沙市河湖长制工作、水利建设工作分别获国务院、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长沙市水利局获得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先进集体、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这是近年来长沙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在这背后,是党建“红色引擎”激发的澎湃力量。

结合水美乡村项目,长沙市水利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兴水利,水美乡村产业兴,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乡村振兴新路子。2019年以来,长沙累计创建110个小微水体管护示范片区,实行常态管护,将河湖长制与田长制结合,建立“塘管家”和“小微水体片区河长制”,保证“一塘”“一坝”“一水”有专人管护。

党建引领,党员干部模范带头,长沙在水旱灾害防御、“一江六河一湖”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山塘清淤标准制定等工作中不断开创新局面,让一城河湖焕发新活力,擘画了一幅幅河清湖晏、景泰时绥的水利现代化美好图景。

治水理念代代传承,治水文化历久弥新,“大禹精神”有了新的注脚。在长沙,一江两岸大坝高耸、堤防横卧、水库如明珠点缀,一幅城水共兴的和谐画卷已经绘就,安澜之梦照进现实。

来源:红网

作者:彭超 刘铁伟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646756/56/1334654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