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托铺街道“农民夜校”基层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开课仪式现场。
市委党校图书和文化馆馆长、副教授曹习华围绕湖湘文化进行专题辅导。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昂 通讯员 黄香 长沙报道
5月8日,长沙市天心区大托铺街道今年第一期“农民夜校”基层社会治理专题培训班开课。这一期课程包括征拆及国土法律法规普及、意识形态工作等理论政策宣讲,还开办了一次“禾场夜话”,让农民朋友敞开心扉说问题、谈发展。
理论课主课堂设在黄合村胜和汇馆会议室。“禾场夜话”则开进了大托新村的法治禾场——这是大托铺街道13个红壤禾场之一,把“会场”搬到“禾场”,村民在院子里说事,在板凳上交心,成为深化基层治理的有效方法。
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主任田学军进行专题授课。
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余敏围绕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及应对进行专题辅导。
党员群众认真听讲。
设置精品课堂,让培训“种多质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民群众是主力军。今年5月,我们借助街道基层党校平台,参照市委党校及区委党校干部集训班的模式,在做好理论宣讲的同时,针对基层农村特点,增加了禾场夜话,及时了解群众所思,化解群众所忧。”大托铺街道党工委书记汤宇驰介绍,大托铺以“党建引领+农民教育”为主题,把党校建进村里,把党课送到田间地头,切实打通了农民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为了让党的理论知识、相关政策、法律知识等内容更深入民心,大托铺街道农民夜校还创新模式,实施培训宣讲下沉到各村各支部,甚至搬到了室外。
培训过程中还充分注重互动性,鼓励学员就自己的需求和疑问对讲师进行交流提问,旨在通过这种“你问我答”的良性互动,切实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在征拆及国土法律法规普及课堂上,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主任田学军便遇到了被学员追着问问题的“名场面”,让他充分感受到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培训班还印发了学员手册、强化了日常管理、规范了培训组织,进一步保障了学习效果。”桂井村党员刘巍认为整个培训课程干货满满,收获颇多,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在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将做好表率,更加主动、认真、全面地开展学习。
把“会场”搬到“禾场”,村民在院子里说事,在板凳上交心,成为深化基层治理的有效方法。
街道将培训会场搬到禾场,村民群众在这里畅所欲言。
搬迁课堂场地,让培训“落地生根”
在农村,群众喜欢在禾场闲谈、拉家常,大托铺街道党工委因地制宜,将党建与禾场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红壤禾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项目,不仅解决农村党建阵地缺失问题,还能优化人员管理模式,有利于营造出“社会协同、人人参与”的良好乡村治理氛围。
“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暴露出哪些问题?”“生活中有哪些方面让你感到不便?”“农民夜校开班让你有什么收获?”5月11日晚,街道将培训会场搬到禾场,村民群众在这里畅所欲言,街村干部“零距离”倾听民声,现场了解村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疑。
“我觉得禾场夜话的形式非常好,大家面对面交流,聊一聊遇到的问题,不仅有利于街道及时为我们解决问题,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希望以后这种活动可以多多开展。”“我们不仅提了意见,还学到了不少,共建和美乡村这个事情确实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 现场的村民纷纷点赞“禾场夜话”。
诚然,搬迁课堂场地,目的就是为了让培训“落地生根”。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学习地点从“会场”搬到“禾场”等老百姓熟悉的地方,既方便了周边行动不便的党员,又能调动党员们参与的积极性;既回应了基层党员呼声,又增强了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不仅提升了街道工委服务群众的能力,更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农民夜校第一期结业仪式现场。
结业仪式合影。
充实课堂内容,让培训“发芽成长”
“随着农民夜校的举办,大托铺将开启常态化的党员培训新局面。”据了解,大托铺街道农民夜校将严格按照“有组织机构、有教学设施、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运行机制”的标准规范化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并立足实际情况,把课堂设在基层一线,不断延伸基层党校“触角”,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在“家门口”的心愿。
下一步,大托铺街道将依托农民夜校,合理规划创新党员学习模式,用党员群众喜欢听、听得进的语言,让党员群众能够融进去、有共鸣。同时,将教学“主阵地前移”,引导党员群众将学习由“枯燥学”向“兴趣学”、“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让基层党员培训更有“鲜味”,让党员更有干劲,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来源:红网
作者:周昂 黄香
编辑:彭佩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