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长沙自贸会展区升空开展区域监测。
无人机传输的实时影像展示项目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现状。
红网时刻新闻3月1日讯(记者 彭超)水土保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年3月1日是《水土保持法》修订实施12周年纪念日。记者今日获悉,2022年,长沙全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5.65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2.14%,荣获2022年度“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长沙通过不断创新理顺工作机制,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因地制宜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推动长沙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大早,在位于长沙自贸会展区区域的浏阳河边,一架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无人机飞行高度80—120米,10公分宽的排水沟也能看清楚。”现场监测员祝杨建介绍,根据无人机传来的实时画面可以分辨项目裸土是否覆盖、排水是否有效沉沙等情况,当天会根据拍摄的照片和现场的实地核查对发现的问题,整理出一个问题清单上报管委会,管委会要求建设单位限期整改。
2022年12月,随着36处遥感监测点投入运行,自贸会展区已初步建成覆盖近30余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片区生态保护有了“千里眼”。依托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拍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并结合人工现场复核方式,推行园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和监测成果共享,免去了水土保持方案专家评审和优化内部审批等多个环节,为企业减负,为项目提速。
“2022年,整个区域在建项目近40个,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超200公顷。” 长沙自贸会展管委会工作人员孙超说,“我们已安排了1000余架次无人机飞行,检查出在建项目场地地表裸露、临时覆盖不完整、场内缺乏临时排水、沉沙措施等问题,第一时间督办相关单位整改到位,管理水平和监管效率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长沙推动全市园区开展水土保持区域监测,监测成果在园区共享,单个项目不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全市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项目100%核查,发现问题当场责令限期改正,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监管-执法’的工作闭环机制进一步完善。”长沙市水利局水土保持处副处长尹凤麟介绍,通过引进第三方技术力量,运用卫星遥感、卫片解译、无人机航拍等先进技术开展遥感监测,违法违规问题可及时发现,避免了水土流失造成更大的损失。
同时,长沙推进水土保持标准化管理,从方案审查审批、现场核查、监督检查、违法处理等方面设计标准化的工作模板,全市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测、验收备案等信息全面准确录入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信息共享。
另外,长沙推行网格化管理,设立水土保持网格员,组建水土保持志愿者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共同推进水土保持社会监管。2022年,全市水土保持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500余次,提供问题线索100余条,有效加强了在建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时监督。
来源:红网
作者:彭超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