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长沙在2022年全国“GDP万亿城市俱乐部”中拿到速度冠军,无疑为湖南挺膺担当“挑大梁”增添了更多底气。长沙这一引擎轰鸣的领跑姿态,既得益于中部崛起、“强省会”等战略加持,更展现出“敢为人先”的昂扬斗志和高质量发展的奔涌动能。
2022年,长沙GDP增速在“万亿城市俱乐部”中名列第一。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而这一次,长沙拿到了冠军。
2022年GDP百强城市名单日前出炉,24个城市跻身“GDP万亿城市俱乐部”,其中,长沙作为新一线城市代表,与北上广深等城市一起跻身全国15强。
观潮君梳理发现,长沙较前一年相比,排名虽未变化,但从增速看,在“万亿俱乐部”中以4.5%的增速“跑得最快”,紧跟其后的为福州和西安,2022年经济增速均为4.4%。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GDP万亿城市俱乐部”是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是一场全国城市“尖子生”大竞速。在去年克服“三重压力”等背景下,长沙能一骑领先,充分彰显了强劲活力和强大韧性。
好成绩,源于硬实力。
2017年,长沙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5万亿元,成为中部第2个、中西部第4个GDP突破万亿大关的城市。2022年,长沙GDP总量接近1.4万亿元,5年间总量增加了3400多亿元。
梳理长沙的年度经济“成绩单”,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1.3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89.5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925.24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实现协调发展。
“与其他城市相比,长沙不依靠单一产业,产业结构更为均衡,因而能表现出更优秀的抗风险能力。”中南大学商学院经贸系主任傅沂说,近年来,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制造业和以文创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产业上的“双轮驱动”为长沙“领跑”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长沙精心培育22条产业链,工程机械等七大千亿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产业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长沙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精心培育22条产业链,工程机械、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七大千亿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细数2022年的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成功晋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博世汽车、三一集团18号工厂被认证为“世界灯塔工厂”;中联、蓝思等5家企业入选“中国智能制造50强”;星邦智能入选“全球工程机械50强”,长沙成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第二个拥有5家以上“50强”企业的城市……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邦盛新能源、德赛电池等投资过50亿元项目加快建设,惠科光电、大华股份华中总部、长远锂科新能源、雅士林、大陆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迈出新步伐。
星邦智能入选“全球机械工程50强”。
截至目前,长沙A股上市公司数量84家,数量和总市值稳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在科技创新领域,全省“四大实验室”全部在长沙挂牌建设,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落户;攻克“卡脖子”技术20多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0多项;十个重大科技创新标志性项目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60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件,创新能力连续3年位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八。
外贸进出口方面,长沙表现格外亮眼。2022年,长沙全市进出口总额为33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出口额为2462.88亿元,增长27.3%;进口额为852.68亿元,增长6.2%。自贸区长沙片区入选全国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园区,全市实际使用外资额、对外实际投资额均居中部城市首位,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依靠陆、水、空立体交通体系,长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速走向世界,不断扩大朋友圈,做大“生意圈”。
锚定打造“三个高地”目标,长沙蹄疾步稳。
锚定打造“三个高地”目标,长沙“进”的速度不断加快。
“进”的后劲,还来源于持续提升的城市软实力。
作为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商环境的优化始终是长沙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近年来,长沙全力打造营商环境3.0版,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支持和服务,致力于让企业更好、经济更活、消费更旺。
围绕营商环境重点领域,长沙向区县(市)、园区下放市本级行政权力共计526项,34个事项下沉到街道、村(社区)办理;赋予园区全链条闭环管理权限168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权限全链条下放到位;梳理240件实现在园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着力为审批做“减法”,为服务做“加法”。
2022年,长沙千名干部联千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2万余个,全年减税降费超过380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256亿元。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论中,长沙排名第六位,较前年提升3位,居中西部第一。
长沙全力构筑营商环境的“高地”。
对长沙来说,城市竞争力更体现在人们“用脚投票”上。315.1万、324.6万、325.5万——新春以来,连续三周,长沙地铁单日客流量不断突破历史纪录,成为“网红长沙”人气爆表的最直观体现。
近10年,长沙人口增长三百多万,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才吸引力指数跃居全国第十、中部第一。过去几年,“网红长沙”强势崛起,成为年轻人票选的“全国最宜居城市top1”,夜经济体量攀升至全国第二。
这座积淀千年的楚汉名城、诗情画意的山水洲城、活力迸发的创意新城、熠熠生辉的休闲都市,不断讲好长沙故事、激活文化渊源、创新城市治理,如今更成为一种温度、一组力量、一幅奋斗图景,迸发出“进”的澎湃动能。
进入春天,长沙“进”的姿态愈发饱满。
今年新春以来,拉动长沙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开足马力:
消费方面,据支付宝发布消费观察显示,2023年春节,长沙景区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近5倍,五一广场、坡子街、都正街消费增速位列全国前十。
投资方面,新春一开工,长沙34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预估总投资1951亿元;新春“开门红”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达1012亿元。
进出口方面,据星沙海关数据,前2个月全市进出口总值达576.5亿元,同比增长32.7%。其中出口424.9亿元,同比增长44%;进口151.6亿元,同比增长9%。
新春一开工,长沙34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预估总投资1951亿元。
“充分发挥长株潭都市圈合力,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应成为长沙在竞速下一程中跨越赶超的着力点。” 傅沂说。
奔向未来,长沙力量正不断加码。
2023年,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等。
长沙将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牢牢把握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五个着力点”,持续抓好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建设,推动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头顶“桂冠”,长沙正昂首阔步,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螃白:“长”风破浪立潮头。
来源:红网
作者:熊晓宇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