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孔晴丽 实习生 王雯 长沙报道
“石娭毑早上好,今天家里有什么需要吗?”“麻烦你帮我把头发剪短一点吧。”66岁的彭利庚是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韶光社区的志愿者,一大早她就带着一把梳子和剪刀,到社区居民石文牌家中为她修剪头发,像这样的“热心肠”在东湖街道的各个社区里可不少。
奉献帮扶邻里情
“有事找湛姨!”今年62岁的湛孟君是合平新村社区居民的“老熟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居民有需要总能第一时间看到她的身影。
深受父亲影响,湛孟君从小便是个热心人。“我们现在生活真的很幸福,我总觉得自己要多做些回馈社会。”湛孟君说,“我是2012年才搬进合平新村社区的,但是现在社区里的人都认识我了,有事就会找我。”
疫情防控期间,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湛孟君每天都坚守在防控一线,维持秩序、扫码、协助消毒、安抚群众,100多场核酸检测她从未缺席。
湛孟君(左一)。
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不管是校门口的爱心护学还是周围小区的平安巡逻,也总有湛孟君的身影。去年冬天,为了帮助社区里生活困难的老人,她更是自费买了40多双冬季鞋底和毛线,和老年中心的姐妹们手工钩成拖鞋,送给小区的高龄长者,给各户送去街道和社区对他们的温暖。
“做志愿服务这么多年,我也学到了很多,获得了很多。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要做到生命最后一刻。”湛孟君说。在居民们一声声“湛姨”里包含的是点点滴滴的志愿服务在群众心中联结起的邻里情。
文化生活“涨知识”
开展文化讲座,举办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丰富社区生活的一种简单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提升居民对社区志愿服务精神的认同感,让志愿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刘运阳(左一)。
东湖街道龙马社区周围坐落着许多科研院所,一大批退休不褪色的老专家、老干部、老党员,不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生活上更是古道热肠,用实际行动支持社区工作,出谋划策,他们热心参与社区工作,在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科学普及等方面积极发挥余热。
不久前,年近八旬的刘运阳举办了自己的诗书画作品展。刘运阳老人原本是学农学出身,在2004年退休后,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便在老年大学学习中国传统诗词、书法、绘画。“我想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能力所能及的弘扬中华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
自退休以来,刘运阳组织了多次书画展览,并免费为青少年和老年人开办书画培训班,为青少年开展诗词讲座,讲解道德课,配合社区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居民的心灵,丰富居民的生活。
组建队伍聚合力
今年81岁的周生端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如今也是韶光社区“艾沙社会服务工作站”的一名志愿者,过去5年来,他一直义务值守着韶光社区棋牌室,从早上7点30到晚上9点,365天不打烊,就这样年复一年。开关门、打扫卫生,摆放桌椅,安全巡逻…….默默无闻地为社区居民们提供着服务。
韶光社区“艾沙社会服务工作站”已有11年的发展历史,至今已拥有6支志愿服务队伍,共计526名艾莎志愿者。在带动居民参与、推进社区建设、创新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区疫情防控、邻里互助、宣传教育、环境治理等工作助力,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场,参与志愿服务超4400人次。
艾莎社会服务工作站。
他们用坚持诠释着“爱长沙 爱社区”的大爱内涵,用行动引领了“凡人善举、从善如流”的城市新风尚,用付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东湖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依托“艾沙社会服务工作站”“牵手驿站”“红色管家”“辣利婆”“五老工作室”等志愿服务团队,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志愿者工作积极性,开展安全巡查、文明劝导、卡点值守、书法练习、阅读陪伴、未成年主题教育等活动。
截至目前,东湖街道共有志愿者约4520人,今年以来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约140余次。
同时,东湖街道每个月都有不同特点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各支志愿者队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今年7月是红色志愿服务月,东湖街道韶光社区还联合共建单位湖南省国土空间调查监测所共同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用红色力量传递爱心温暖。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东湖街道积极倡导居民代表参与社区治理,引导给党员干部亮身份、作表率,共同推动“芙融万家”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紧抓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红网
作者:孔晴丽 王雯
编辑:贺纯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