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周辉霞 通讯员 章文正 实习生 何璜
实体经济是发展之基,园区是发展实体经济之本。6月上旬,长沙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长沙工业30条”)。这一重大决策,怎样在园区落地,如何变成企业红利?7月12日,浏阳经开区召开新闻发布会,率先对外发布了《浏阳经开区落实〈关于振兴长沙工业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浏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郭力夫等领导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郭力夫表示,为全面贯彻落实“长沙工业30条”、发展壮大园区实体经济、增强园区发展竞争力,浏阳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研究,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率先制定出台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围绕降成本、促转型、拓市场、引人才、优环境5个方面,经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再结合园区发展实际,科学精准地制定了50条政策措施。
条条举措,细化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量化到具体数字。浏阳经开区为何推出一揽子扶持政策,具体将如何落实,系列政策引导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园企交心汇智,找准振兴实体经济的政策“着力点”
欧智通从事的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电费在企业成本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企业固然要降耗节能,园区能否帮忙想点节约电费的办法呢?
前日,该企业负责人听到一个好消息:浏阳经开区将积极组织符合政策条件且电压等级在10千伏及以上的企业进入电力直接交易市场,加快区内企业“打捆”进行电力直接交易。成立售电公司,与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在电力市场进行交易,通过双边协商、集中竞价等方式,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这太好了,等于是直接帮我们省了一笔费用。”该企业负责人说。
时间拉回到6月23日。蓝思科技、尔康制药、盐津铺子、永清环保、欧智通等29家企业相关负责人,与浏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谈文昌,就如何落实“长沙工业30条”以及做强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行座谈交流,展开热烈讨论。
企业家们纷纷提建议、摆问题、想办法。“我们希望园区能出台更多好的政策,吸引大量高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到园区发展”“园区应该尽快落实‘长沙工业30条’,降低企业生产用电、用汽、用水的成本”“园区要进一步改善公共交通出行”“要加大教育投入,已建成的长郡浏阳实验学校容量不够,不能有效保障企业员工子女就学”;有的企业负责人谈了加强园区产品在本地推广的意见;有的企业负责人谈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企业生产要素保障的建议。
正是综合众多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对园区服务的更高要求、对未来发展的更多期许,前日,浏阳经开区正式率先对外发布了落实“长沙工业30条”的《实施细则》。
该实施细则共分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加大人才培育力度”“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5个部分,共50条8000多字,是园区建区以来,涉及企业和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方面范围最广、力度最大、干货最多的一个政策。
把服务变成傻瓜相机,打造“五最园区”为企业发展“输血”“造血”
浏阳经开区是长沙工业经济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核心增长极。园区在2016年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目前唯一的电子信息类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园区经济实力也不断攀升,分别于2015年、2016年成为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的“千亿园区”,跨入湖南省开发区前4强。
“拼政策、拼地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拿什么来吸引投资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服务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服务要职业化、专业化、可评价化,要把所有的管理都转化成服务,把所有政策、信息及时提供给企业。”郭力夫向园区各部门提出要求:“我们要把服务变成傻瓜相机,不管里面构造如何复杂,企业只要按键,园区就要做到‘一按就灵’。”
以降低成本为例。园区早已实现审批“四零”,即零距离、零环节、零收费、零投诉,率先在全省园区中建成了“无费政务大厅”,免全部行政收费。同时,园区从实际出发,相继出台了《关于降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补充意见》《关于支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企业发展壮大的利好政策,并通过免收新建企业燃气蒸汽开户费等举措,不断推进企业“降成本”工作。
为了让投资方能集中精力从事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浏阳经开区大胆改革创新,在全省园区中率先实现“国地财”合署办公、建成地籍数据库和最快办结不动产登记、六项工商注册、上市审批。今年,浏阳经开区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推行机构“大部制改革”,调整部门职能和机构设置,提升部门职能和效能,如将宣传办与政研室合并、把招采中心并入财政局、把综治办纳入社发局等等。积极落实《实施细则》,继续在优服务、简程序、降成本等改革深水区破冰前行,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局,让企业办事“只进一张门”“最多跑一次”。还将在全省首家唯一试点 “无手续开工”、产业项目“先建后验”的建管改革。全力打造“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业环境最优、体制机制最活、投资成本最低”的“五最园区”,让企业在园区“如鱼得水”“轻装疾行”。
未来发展重转变,园区将全面缩小与长沙市区的距离
改革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互相补充、互为关联。为切实加强实体经济发展,浏阳经开区对实体经济的扶持涉及新兴产业、企业运营、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市场和人才培育等各个方面。拿出一揽子政策,目的是振兴实体经济发展,更是为了引导园区转型创新发展。
浏阳经开区西接长沙、东接浏阳市,具有发展实体经济的交通地理优势、广阔空间。园区怎样将区位优势化为有形效益,在现有产业优势上如何更强更优?浏阳经开区将着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工业园区向产业新城转变,从一般园区向全国一流园区转变,从没有母城依托向以长沙市作为母城依托转变,这就是浏阳经开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实现工业园区向产业新城迈进方面,园区将着力补齐配套短板。以交通为例,园区将通过东联浏阳市,西接长沙市区,强化交通上的优势。预计将于今年10月全线通车的金阳大道会串联起长沙市盼盼路,打通园区直接对接长沙市区的高标准快速路。园区还将开通园区到长沙火车南站、火车站、市中心的三条公交线路。此外,长沙市到浏阳市的轻轨将在园区设站,预计2020年投入运营。“以后,我们园区到长沙市区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园区连接市区,再也没有距离感了。”
在补齐配套短板方面,园区将侧重加强名学校、名医院、名酒店、名楼盘以及其他的文化、体育、商业等配套,打造与长沙市区一样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和发展、交通、生态环境,以吸引长沙市、省内外市民来园区就业创业,购房落户。
在完备公共配套服务方面更是谋大局,园区制订了“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拟整合投资150亿元左右,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以社会投资补齐园区短板的方式,将园区的电子信息全产业链、与生物医药产业配套的养生养老、长沙郊外休闲度假观光等发展起来,“也希望园区企业家和战略投资者发挥智慧、资金和资源优势,共同建设‘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
政策解读
关键词1 降低用地成本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国土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的当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今年,浏阳经开区因其出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成效,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全省节约集约用地一等奖,从而追加奖励园区建设用地指标400公顷。
在有效利用土地、降低用地成本这一块,浏阳经开区对经市级认定的前景较好、经营确有困难的工业企业(不局限于企业年报利润亏损),在市级安排资金对其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给予补贴的基础上,园区按其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园区留存部分的50%计算,予以配套支持,最长年限不超过3年。
园区鼓励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灵活的用地供应方式,对于实际到位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产业项目,管委会可为其代建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两年期限内免费供企业使用,企业也可依法按评估价格进行购买。对实际到位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产业项目,在其项目用地范围外、工业园区范围内,可按不超过工业用地总净用地面积的10%,申请商住地块配建人才房。
此外,在项目建设方面,实行“无手续开工”,实施产业项目“先建后验”建管改革,凡属园区招商引资的产业项目,在规划总平面图经审查合格后可进行规划放线。
关键词2 智能制造
长沙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智能制造作为“三个中心”的核心内容之一,更多企业在迈向智能制造。
“长沙工业30条”提出,对获评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的,市级分别给予100万元、10万元奖励;对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扶持的企业,市级给予100万元奖励。
浏阳经开区将加强对企业研发平台的支持,引导关键零部件和共性技术研发,对获得国家、省科技(知识产权)部门认定的科技奖励成果或项目的企业,分别奖励10万元/件、5万元/件。
此外,园区主导产业新建立的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工业产品会展平台、检测平台获得国家级、省级部门批准的,分别奖励100万元、30万元。
同时鼓励工业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设计研发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在工业企业中的普及,对于“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每家奖励5万-10万元。
关键词3 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一旦形成,就可以给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外溢效应。目前,浏阳经开区是蓝思科技、尔康制药、盐津铺子、永清环保、欧智通等一批著名企业的总部,鼓励引进总部经济,是园区振兴实体经济的举措之一。
对此,园区将对前来设立总部机构的企业,提供免费注册场所;需租赁办公场所的企业,由园区提供(限300平方米以内)租金补贴,补贴标准12元/月/平方米;在园区内自主购置的办公用房,契税全额补贴到企业。对总部或分支机构入驻园区,年纳税总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企业当年对园区财政贡献60%的比例予以补助。
四大独特优势让实体经济“实”起来
长沙晚报记者 周辉霞
通讯员 章文正 实习生 谢云
浏阳经开区“工业50条”着力结合园区产业特色,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优势,以振兴实体经济发展,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园区。那么,浏阳经开区“工业50条”在哪些方面帮扶实体经济“去虚向实”,形成独特优势?记者进行了一番了解。
浏阳经开区“工业50条”体现了独特性。浏阳经开区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不仅在全省具有引领作用,在全国也具有典型意义。园区先后获批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级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浏阳经开区“工业50条”结合了园区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例如,在鼓励园区企业自主研发新药方面,企业获得临床批件,可按兽药类、医药类分别奖励5万元/件和30万元/件。
对于园区企业来说,政策红利能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是他们最关注的。浏阳经开区“工业50条”在实用性上突出让企业直接受益。比如,帮助企业招工,扶持企业上市,用电大户实行“大工业电价”,解决医药企业“两票制”“一次性评价”问题和免除燃气、蒸汽开户费等系列政策,都整合到了《实施细则》中,“打包”形成了一个系统性较强的优惠政策。
各地各园区都在降成本,但降成本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瓶颈,是开发区的共性问题。浏阳经开区面对这个共性问题,敢于冲破制度的藩篱,推出创新性做法,体现了园区的担当精神。比如说,降低电价要与成立售电公司结合起来,使电价能够真正地降得下来,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找准了着力点,也符合当前的改革方向。再比如,全省率先实行“无费政务大厅”“一个窗口服务”以及“先建后验”“先建后批”的报建改革。
此外,振兴实体经济被园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强调内部流程的通畅,各个环节互相补充、互为关联,像高科技人才引进等系列激励政策,“只进一张门”“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改革和服务措施,使浏阳经开区“工业50条”的支持力度更大、系统性更强、操作性更好。
来源:长沙晚报网
作者:周辉霞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