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幸福之门全域启 精致开福绣未来

汉回民俗文化村风光。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汉回民俗文化村风光。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月湖公园成为市民惬意游玩的好去处。长沙晚报记者 李锋 摄

月湖公园成为市民惬意游玩的好去处。长沙晚报记者 李锋 摄

苏圫垸湿地的“荷花季”已成为开福旅游名片。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苏圫垸湿地的“荷花季”已成为开福旅游名片。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长沙晚报记者 张洋子 通讯员 赵丹

  如果从高空俯瞰开福,“一江四河十湖十园”如蓝绿织锦,铺就开福如画风光;开福寺、潮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重绘古城底色;省博物馆、“三馆一厅”、世界之窗、海底世界等文化旅游名片,是市民游人的宠儿;沙坪湘绣小镇、汉回民俗文化村等特色小镇,如一颗颗明珠,闪耀在开福全域。

  “十三五”期间,携山水灵气、携22公里湘江水岸的气度,开福旅游产业在区委、区政府“升级发展、成就北富”的主旋律中全面铺开。以沙坪湘绣文化旅游区为“绣针”,以金鹰文化旅游区为“羽翼”,开福正开启更幸福的未来。

  产业升级,全域旅游“绣美未来”

  有着“中国湘绣之乡”美誉的沙坪,湘绣已流传2000多年。步入沙坪湘绣文化广场,处处透露出绣品般的精致与秀美。巧手绣娘两手翻飞,一针一线皆是匠心,一颦一笑盛满湖湘雅韵。

  步入相隔不远的汉回民俗文化村,仿佛换了时光。这个长沙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有洁白的回族建筑、浪漫的星月湖。附近的檀木岭村今年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米白色外墙,深灰色马头墙,林木苍翠,黛瓦含青,尽展湖湘文化特色。

  湖湘文化,美丽乡村,气质迥异,浑然天成。“十三五”期间,开福将依托汉回民俗文化、沙坪湘绣两家国家级A级景区,以周边特色旅游小镇为元素,发展乡村民俗旅游,打造旅游拳头产品。未来,这里将涌现一个集观光农业、传统工艺、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于一体、富有创意和生活生产气息的湘绣文化旅游区。

  如今的开福,紧抓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沙坪湘绣小镇、青竹湖文创小镇、植基电商小镇、金霞耕读小镇、板塘都市工业小镇等特色旅游小镇的规划与建设;有序推进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文旅结合、市民怀旧、慢行生活、历史记忆”的长沙城市新名片;对黄兴北路宗教文化街区、开福寺、霞凝古街进行保护性开发……

  如今的开福,大力夯实旅游特色品牌:创新包装现有的世界之窗、海底世界等品牌项目,全面推进开福旅游平台“大师带你游开福”等智慧旅游建设,策划“开福荷花季”等品牌节会活动,加强与周边盛会和高铁沿线城市互动,并全面整治景区服务……一个更精致的开福向我们走来。截至2016年,开福区共接待游客850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91亿元。

  文化创新,文旅产业“如虎添翼”

  自古,长沙大城北便是楚汉名城和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高地,全省八大文化集团五家在开福区。“十三五”期间,全省万众期待的文创摇篮、全市重点打造的城市片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落户开福,将引领湖湘文创的未来。

  4家国内外知名公司角逐片区城市设计,5平方公里核心区瞄准世界龙头企业,面向全球招商……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自诞生起便备受瞩目。片区将打造成为以湖湘文化为根基、以湖南广电为依托、以“文化+”“互联网+”为手段、以数字视频为主导产业的文化创意集聚区。未来几年,马栏山将对标并追赶中关村,打造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湖湘文创品牌——马栏山文创经济。

  据悉,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发展步入“快车道”,已完成征地拆迁进入招商阶段,正在探索开展视频文创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股权激励、外资准入、金融投贷联动等一系列试点示范。

  其所在的金鹰文化园旅游区里,正以世界之窗、海底世界、国际影视会展中心、湖南广播电视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湖南影视艺术学院等资源为依托,以金鹰影视文化为主题,打造集五星级酒店、会展经济、科普文化主题公园与休闲、高尚居住于一体的文化传媒梦工厂和旅游休闲集散地,借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带动全区旅游产业腾飞。

  旅游玩新鲜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

  总面积为15.15平方公里,以“文化+科技”为发展方向,建设以数字视频内容为核心,以高科技为支撑,集数字视频、创意场景、软件业、宣展平台、版权交易及相关衍生产业于一体的视频文创园,重点打造“一心一云一带一城”。通过发挥视频内容创意与制作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视谷’、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自主创新大数据示范区”,形成“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的行业引领格局。

  沙坪湘绣小镇

  “一口银针十枝玉指百束锦丝,弘扬绣乡千年传统;三湘夸颂四海称荣五洲赞誉,织就人间万物风华。”沙坪作为湘绣的发源地,自古以来习绣成风,“针尖上的芭蕾”已成为湖南的一张名片。近年来,沙坪街道全力推进沙坪湘绣小镇建设,打造成了沙坪景区。

  回顾“十二五”

  龙头项目引领全域腾飞

  长沙晚报讯(记者 张洋子 通讯员 赵丹)“十二五”期间,开福区旅游围绕强力打造“三金”片区,全力以赴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近三年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2238.14万人次,累计总收入245.4亿元。

  作为旅游资源大区、全省“十佳”旅游强区的开福,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开福现代服务业和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成立了开福区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在旅游发展政策方面,区政府每年统筹安排旅游专项资金200万元至500万元,出台《开福区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对旅游发展在税收、土地、招商引资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办法。目前,开福形成了以沙坪湘绣小镇、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金鹰文化片区、黄兴北路旅游文化商务区、开福寺片区、湘江博物馆、“三馆一厅”等旅游重点产业项目。

  未来新展望

  演绎开福旅游“速度与激情”

  开福区副区长 李杨

  围绕全区“升级发展、成就北富”发展主旋律,开福区将加快建成产业升级、城市精美、民生幸福的长沙核心城区,以全域旅游发展,贡献更多“绿色”力量。“十三五”期间,开福将以沙坪湘绣小镇、汉回民俗文化村等特色小镇为依托,以金鹰文化旅游区、“三馆一厅”等文化目的地为引领,全域健全旅游产业体系、培育旅游新业态、提升旅游供给,推出特色精品线路、文化产品,让更多游客爱上开福、留在开福。

  “一江四河十湖十园”的自然禀赋和开福寺、潮宗街、沙坪湘绣、省市博物馆、“三馆一厅”等内涵深厚的优质旅游资源汇聚于此。宜业、宜居、宜游、宜学、宜商的“五宜”开福,欢迎你来此旅行,尽情书写繁华中的诗意。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洋子 赵丹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