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望城举行“牵手雷锋故旧 重走雷锋之路”活动

雷锋和同事栽种的一棵桂花树经过移栽后成活至今。长沙晚报记者 朱华 摄

  长沙晚报记者 朱华 实习生 罗晖

  参观雷锋故居、走进雷锋读书的荷叶坝完小、为雷锋父母墓地扫墓、在雷锋栽种的桂花树上系上红丝带、踏访雷锋奋战过的团山湖……实地踏访雷锋足迹,深情追忆感人事迹。8月15日是雷锋牺牲的第55周年纪念日,昨日,由望城雷锋纪念馆发起,雷锋生前故旧冯健、冯正其、张建文、李湘枚、李建芝、雷正球等人共同参与了“牵手雷锋故旧 重走雷锋之路”活动,为大家还原同伴眼中的雷锋。

  团山湖写下诗歌流传至今

  “雷锋很爱学习,也乐于助人,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参观完雷锋故居、替雷锋为父母扫墓后,一行人来到了荷叶坝小学,在二楼雷锋当年上课的教室里,雷锋的同班同学李建芝为大家分享了雷锋学生时代的故事。她表示,虽然雷锋身世凄惨,但人却特别开朗有爱心,当时班上有个同学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方便,都是雷锋主动接送。

  “这就是雷锋当年工作过的地方。”团山湖村杲山庙内,指着一间挂着治沩工程指挥部的房子,团山湖村老支书、当年团山湖农场的青年突击队员李湘枚老人激情讲述了雷锋参加治沩工程和开拖拉机的故事。

  “为了保护农民的稻田不被洪水淹没,他与同事们一起修大堤挡洪水,用饮水车车水,日夜忙活。”李湘枚清楚记得,洪水终于退下后,累坏了的雷锋一头倒入草丛中,看着洪水退去后燕子在天空徘徊,雷锋感慨万千,回去写下了著名的《南来的燕子啊》。

  同样也是在这里,雷锋写下了《如果你是一滴水》《我学会开拖拉机了》等日记、诗歌。

  60年前种下的树依然青翠

  望城县委机关旧址在如今的望城区人民医院,1957年左右,雷锋曾和同事在这里栽种下了众多桂花树和樟树,其中有一棵桂花树和三棵香樟树经过移栽后成活至今。“每次到这里我就会想起当年和雷锋一起种树的情形。”和雷锋同在望城县委交通班担任通讯员的张建文为一株茂盛的桂花树系上了红丝带,丝带上写着“雷锋之树长青,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老人回忆,当时雷锋写了个“贰”字,他不认识,只晓得写“二”,然后是雷锋告诉他,“‘贰字’写了不能修改,‘二’字则容易被删改,建议我多学习。”老人说自己原名张希文,希望有文化的意思,“雷锋报名鞍钢时,给自己改名雷锋,也给我改成了建文,建设文化的意思。”

  如今站在桂花树下,老人追忆雷锋故事,并说自己在家里建了个家庭学雷锋基地,不时也会来看看剩下的这几株“雷锋树”。

  “雷锋每次都送我过河”

  一行人最后来到了原望城码头——如今气势恢宏的湘江枢纽工程的附近,大家合影留念。“我和雷锋是从这里坐着小火轮一起离开望城的。”张建文当时报名了湘钢,和雷锋一起到鞍钢参加学习培训。

  “第一次见面时我在望城县人民政府手工业管理科工作,一阵礼貌的敲门声后,我应声抬头看见一位很阳光很帅气的小个子青年。他自我介绍叫雷正兴(雷锋原名),是县委办公室公务员,以后由他送文件。”冯正其老人也是雷锋的同事,他讲述了他们相识以及1958年11月县委领导、家乡人民送别雷锋的往事。

  雷锋生前好友冯健是当年西塘农业合作社的养猪能手,曾3次被毛主席接见,对雷锋影响很大。“我每次到县委办事,都要经过这里,当时没有桥,必须靠一艘小船自己渡过去,只要雷锋在县委,他每次都送我过河。”老码头不远处就是枞树港出口,冯健触景生情, “他对人很有礼貌,每次都喊我‘冯健姐姐’,平时像个小弟弟,这个时候他又像个哥哥,每次都拗不过他。”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朱华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