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年瓷彩,盛世归来: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开馆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开馆。

德国收藏家蒂尔曼•沃特法在开馆仪式现场发言。

纪录片《中国铜官窑上人》开播仪式举行。

  红网时刻长沙5月14日讯(见习记者 田甜)5月14日,在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一年后,伴随着“黑石号”文物回归,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开馆。上午9点零8分,开馆仪式暨纪录片《中国铜官窑上人》开播仪式举行,新加坡饮流斋陶瓷鉴赏会会长林亦秋,其夫人、德国收藏家蒂尔曼•沃特法,长沙窑研究会秘书长覃小惕以及省市区相关领导等人出席。

  诗意的彩瓷: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开馆

  5月15日上午9点,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开放,进入运营阶段。

  “这是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是古代彩瓷制造的世界工厂,是湖湘历史文化的璀璨明珠。”开馆仪式上,长沙市望城区委书记孔玉成说道,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开馆既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件盛事,又是望城复兴文化古镇、扩大开放合作的一件实事。

  “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努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表示,望城区的文物保护利用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是以“诗意的彩瓷”为主题,展现1200多年前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文化发展史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建于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北角,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彩陶源村,建筑面积为11436.5平方米,布展面积6272平方米,全馆以褐色为主色调,用序厅、千年的积淀、瓦渣坪往事、土火之艺、教育互动区、彩韵唐风、世界的长沙窑等七个展厅诠释出千年的文化积淀。

  全馆共展出文物1000余件,器类多样,釉色丰富,装饰工艺繁杂。长沙窑铜官窑遗址管理处瞿伟介绍:“场馆陈列以考古资料为核心,运用最先进的博物馆展示手段,将文物、文献、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文字图表等完美结合。”

  博物馆内设有“黑石号”文物专题展览,展示部分“黑石号”出水瓷器,并采用1:1的比例还原“黑石号”沉船,再现长沙铜官窑瓷器穿越惊涛骇浪外销远航的历史情景。

  “黑石号”162件(套)出水文物全部展出

  “黑石号”即1998年由德国沉船打捞公司发现并打捞的千年沉船,船上运载的6万多件文物出水,其中长沙铜官窑瓷器约56500件,约占总数量的85%。

  “互相倾慕的高端工艺艺术及审美观,是不受时光限制的。”德国收藏家蒂尔曼·沃特法是当年沉船打捞公司的负责人,他今天也来到了开馆仪式的现场,参观了他曾经爱不释手的162件(套)文物的管理保护及陈列展示情况,并表示长沙是这批文物“最好的归宿”。

  “黑石号”文物大部分已归属新加坡,幸有蒂尔曼·沃特法个人珍藏的162件(套)得以回归祖国,在家乡长沙与公众见面。

  “此次回归的文物整体品相很好,大多数是精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穆青参与了去年12月9日举行的“黑石号”文物专家鉴定会,与其他四位专家对征集的162件(套)“黑石号”文物进行鉴定定级。最后拟定一级文物15件(套)、二级文物81件、三级文物60件、一般文物6件。

  “黑石号”是目前发现最古老的阿拉伯语远洋航船,船上满载的中国瓷器,展示了千年前的“中国制造”,为海上丝绸之路保留了珍贵的实物,证实了古代中国与中东各国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贸易往来。同时,“黑石号”的发现,肯定了长沙铜官窑作为“外销第一窑”和“世界工厂”的地位,也印证了长沙铜官窑的辉煌历史。

来源:红网

作者:田甜

编辑:唐飞飞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4/2018/0514/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