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市“十大两型事件”评选入围名单及简要说明

  1 湖南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

  事件

  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获批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重要定位之一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

  内容

  2015年4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成为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其重要战略定位之一是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湖南湘江新区前身为2008年6月成立的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也是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的核心示范区。近年来,湘江新区按照两型社会建设总体要求,成功打造了集成绿色生态、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市政、绿色产业等多元素的绿色新区,基本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应用的两型社会建设经验。2010年,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环评通过国家审核,获得全国首份两型通行证;2011年,成为全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近年来,湘江新区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60余个,滨江新城与洋湖生态新城智慧能源工程投入运营,梅溪湖国际新城、洋湖湿地公园等获得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

  2 星城三年造绿3万余公顷

  事件

  2014年,长沙市启动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让市民享受“绿色福利”

  内容

  2014-2016年,长沙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以“规划控绿、清脏播绿、拆违建绿、择空补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为主要内容,以全市城乡绿化“八大”示范工程为重点,统筹城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流域生态系统建设,通过实施大规模、高品质的绿化项目,三年共完成绿化建设面积34486公顷,其中新增公园和绿地3081公顷,绘就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画卷,居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城市绿量大幅增加、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8%,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位、中部第一位。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8平方米。

  3 主城区101个排污口完成截污

  事件

  2015年12月,长沙主城区101个具备实施条件的排污口完成截污整治,有力地促进了湘江水污染防治

  内容

  2012年底开始,长沙市对“一江五河”流域主城区段排污口进行全面摸排,摸清了排水口污水直排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市直部门、相关区县全力推进截污改造工作。全市三年共投入近60亿元,完成主城区42公里截污干管建设,新增26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63万吨/日。2015年底主城区101个具备实施条件的排污口完成截污整治,能够实现旱季无污水直排“一江五河”(湘江、龙王港、浏阳河、捞刀河、圭塘河、靳江河)。湘江干流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同时,长沙强力推进湘江保护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2017年5月,正式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市境内335条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32座上型水库、水域面积在5公顷以上湖泊及城区内重要水域均实行河长负责制。

  4 建成最大餐厨垃圾处理中心

  事件

  2012年6月,长沙市建成全国最大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主城区餐厨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内容

  2010年12月8日,长沙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2011年10月,长沙市政府采用市场化BOT运作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开工建设设计日处理能力全国最大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由湖南联合餐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2012年,长沙正式启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目前日收集处理量达到600吨以上。项目投产至今已累计收集处理餐厨垃圾64万余吨,提取餐厨废弃油脂3万余吨,有效解决了餐厨垃圾无序收集处理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危害,真正实现了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5 率先实施系统的生态补偿

  事件

  2017年5月,长沙市出台《绿心地区生态补偿办法》,率先全国省会城市对城市生态功能区实施系统的生态补偿

  内容

  生态绿心是长株潭城市群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013年3月1日起《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正式实施。长沙市生态绿心面积305.69平方公里,占长株潭生态绿心总面积的58.46%。长沙市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积极完善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机制,2016年1月,市政府办公厅出台《长沙市生态绿心地区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率先全省由市林业局、市两型办等10部门组建绿心联合执法队伍。2017年5月19日,市政府办公厅出台《长沙市绿心地区生态补偿办法》,采取基础性补偿和奖励性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启动实施绿心生态补偿,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800万元奖励性补助资金,区(县市)配套安排基础性补偿专项资金,标志着长沙在全国省会中率先对城市生态功能区实施系统的生态补偿。

  6 率先出台绿色建筑项目管理规定

  事件

  2015年4月,长沙市率先全国出台绿色建筑项目管理规定,全市新开工建筑项目中绿色建筑占比已超过30%

  内容

  为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发展,实现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促进两型社会建设,2013年长沙市启动实施《长沙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绿色建筑推广进入强制执行阶段。2015年,市政府出台《长沙市绿色建筑项目管理规定》,要求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学校、保障性住房,社会投资的2万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建筑、商场、旅馆以及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小区项目按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建立起了一套覆盖现行工程建设管理程序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优化绿色建筑认定流程,是对目前国内绿色建筑管理机制的一种尝试和创新,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向更高标准、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同年,长沙市获批“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长沙涌现出了远大住工、三一集团、远大可建、中民筑友等一批住宅产业化先进企业,形成了规模化的绿色建筑产业。截至2016年底,全市绿色建筑面积已达到4900万平方米,新开工建筑项目中绿色建筑占比超过30%。

  7 连续9年实施环保行动计划

  事件

  2008年起,长沙市连续滚动实施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城乡生态环境品质得到持续改善

  内容

  长沙市以“清霾”“碧水”“静音”“净土”环保行动为载体,分别于2008-2011年、2012-2014年完成第一轮、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并于2015年启动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城乡环境品质持续改善,居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不断提升。2016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7天,优良率73.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市级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湘江长沙段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III类,主城区污水处理率96.9%。长沙成为全国唯一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为“全球绿色城市”的省会城市,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赢得了更大的环境容量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8 要求宾馆停止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

  事件

  2009年2月,长沙市发布通知,要求宾馆酒店招待所及相关单位停止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实现年减少消耗一次性日用品240万套件以上

  内容

  为引导全社会形成两型生活方式,2009年2月,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宾馆酒店招待所等场所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的通知》,决定从2009年3月1日起,在长沙市所有宾馆、酒店、招待所及相关单位停止主动提供一次性牙刷、牙膏、拖鞋、梳子、洗发水、沐浴液、香皂、浴帽等日用品(以下称一次性日用品)。据统计,全市每年减少消耗一次性日用品240万套件以上,节约资金1000万元以上。2014年7月,长沙市政府发布《关于宾馆酒店招待所等场所禁止免费提供一次性日用品的通告》,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各宾馆、酒店、招待所及相关单位禁止免费提供一次性日用品。

  9 率先推行两型标准认证制度

  事件

  2015年,长沙市率先推行两型标准认证制度,两型认证经验模式向全国推介

  内容

  2015年,长沙市率先全国开展两型认证试点工作,全市旅游景区、村庄、机关、园区、生猪养殖场、工业企业等共计300多个试点单位开展了两型标准的对标贯标,目前已有6个旅游景区、5个村庄率先通过两型认证。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等国家部委和省两型委等省直部门认为长沙市两型标准认证试点率先全国、经验可鉴,2017年3月,国家认监委在长沙召开第十六次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30个国家部委局参会人员现场观摩长沙两型认证工作;2017年8月,CCTV发现之旅频道《纪录东方》栏目来长沙实地拍摄制作专题节目,向全国宣传推介长沙市两型认证工作经验与成效。两型认证采取国际通行的第三方认证方式,推动了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进入到更高层次的规范化、标准化的阶段。

  10 启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事件

  2010年,长沙市率先全省启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以此为基础2016年全市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内容

  长沙市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2009年,长沙县果园镇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环保合作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2010年,率先全省启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整洁行动历时7年、历经三轮,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10个,90%的行政村配备专职保洁员,农村垃圾收集体系全覆盖;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76家,乡镇污水处理厂覆盖率达75%以上,农户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6万套,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建设14.6万座,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142万平方米;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286处,新增农村安全饮水受益人口近100万人。2016年,长沙市委“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现农村基本现代化的意见》提出用3年时间,建设100个示范村、100个特色村,美丽乡村覆盖率达80%。

  11 实施水电气阶梯定价促进节约

  事件

  2012年2月,长沙在全省率先实施水电气阶梯定价,以价格杠杆力促资源节约

  内容

  2011年,长沙市被列入全国首批8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之一。为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深化两型社会建设,长沙在全省率先实施水电气阶梯定价,2012年2月1日,长沙率先全省对居民用水开始实施阶梯式水价;同年7月1日,长沙居民生活用电开始实行阶梯电价;同年12月1日,长沙居民生活用气试行阶梯气价。实行阶梯电价的同时,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和单位,按限制类收取惩罚性电价;对超过限额标准一倍以上的,按淘汰类收取惩罚性电价。“十二五”期间,全市单位GDP水耗累计下降50.6%,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9.03%,以较低的资源消耗增长支撑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12 梅溪湖国际新城获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事件

  梅溪湖国际新城2012年获批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016年获得该年度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

  内容

  梅溪湖国际新城围绕建设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新城、华中地区两型社会新城“两新”目标,坚持规划先行、创新引领,建成开放桃花岭景区、梅岭公园等六大生态公园,梅溪湖湖体水质常年维持在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在小区大力推广有机生活垃圾微生物就地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热拌可再生废旧沥青、再生水稳基层等绿色市政技术,区域内长郡、师大附中、雅礼等一批实力强劲的省内优质学校两型办学特色凸显,在7.6平方公里内,3000亩湖面、4360亩桃花岭景区以及4240亩经营性用地和谐共生。2012年,梅溪湖国际新城获批成为全国首批五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之一;2016年,梅溪湖国际新城获2016年度唯一的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

  13 长沙获评“全球绿色城市”

  事件

  2013年以来,长沙市以两型引领之市为目标,纵深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获“全球绿色城市”等多项荣誉

  内容

  长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共长沙市委第十二届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建设“两型引领之市”,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成为全国引领型城市。长沙积极主动承担两型改革试验使命,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学路径,获得多项荣誉。2011年首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持续保持,2013年获评全球绿色城市,2016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8年起连续九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5-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奖”。

  14 长沙获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试点城市

  事件

  2012年,长沙获批全国首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试点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全面加快

  内容

  2012年,长沙成为我国首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长沙深化交通领域两型建设,积极发展绿色交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规划调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公共交通行业改革等方面全面发力。大力推进充电桩和公交专用道建设,加快发展绿色公交,黄标公交车全部淘汰,2016年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共汽车占比达到88.5%。地铁1、2号线及磁浮快线、长株潭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地铁3、4、5、6号线加快建设,长沙进入“地铁时代”“磁浮时代”“城际铁路时代”。规划和建成一批综合交通枢纽,长沙火车站、火车南站、汽车西站等实现长短途客运、地铁、公交、出租车无缝衔接、零换乘,万家丽快速干道建成通车。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由2012年底的27.8%提升至2016年底的43.1%。

  15 节地模式获国土资源部推广

  事件

  2012年12月,长沙城市立体开发建设节地等六种节地模式,获国土资源部推广

  内容

  2012年12月14日,国土资源部主管的《中国国土资源报》,以《一座节地城市的成长路径 节约集约看长沙》为题,专题推介长沙城市立体开发建设节地、高层厂房节地、公共资源共享节地、土地集约经营节地、城市道路节地、农民高层公寓式安置节地等六种节地模式。2012年以来,长沙市扎实推进土地管理改革,成效明显。浏阳市大瑶镇先行先试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宅基地有偿使用、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等方面积极创新,引导村民集中居住,节约利用了土地;长沙县浔龙河通过施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省级贫困村的华丽蜕变;岳麓区莲花镇以“土地权益股权化、土地资源资本化”为改革核心,全面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运作模式,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能就业”。2014年,长沙市“节约集约用地综合标准化”项目列为国家第一批98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之一,“十二五”长沙市单位GDP用地累计下降37.92%。

  16 坪塘老工业基地污染企业全面关闭

  事件

  2008年起,坪塘老工业基地用三年时间实现污染企业全面关闭退出,成为全国“两高”产业区域整体退出和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工程

  内容

  2008-2011年,湘江新区坪塘老工业基地按照“依据法律法规分类退出,创新优惠政策引导退出,提供优质服务帮助退出,运用倒逼措施强制退出”的工作思路,优化产业制度安排和政策供给,完成了区域范围内化工、水泥企业的整体关闭退出,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应“三赢”的目标。同时,引导企业就地退二进三,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成功实现转型创新发展。全面启动生态提质修复,对污染严重区域的开发建设进行限制,对湖南新生水泥厂200亩大的矿洞进行生态修复,摒弃常见的填埋等处理方式,规划建设冰雪世界项目,采用生态修复、生态复绿策略将原蜂巢颜料化工厂污染地块打造为女神公园,结合区域附近的桐溪港水体,打造桐溪湖滨湖景观等,将坪塘老工业基地规划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坪塘老工业基地污染产业退出与生态修复工作得到了一致肯定,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几十家媒体的关注。

  17 启动社区全面提质提档三年行动

  事件

  2016年4月,长沙启动社区全面提质提档三年行动,让幸福在市民家门口升级

  内容

  长沙以老旧社区提质提档为抓手,全面推进改善社区人居环境。2016年4月,长沙启动社区全面提质提档三年行动,实施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提升社区服务效能、加强社区服务阵地建设、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加强社区信息服务建设、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以及强化社区人才支撑等八大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打造品质高端、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群众满意的现代化新型社区。2017年,出台《长沙市老旧小区居民家庭餐厨油烟净化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老旧社区提质提档工作中积极推进居民家庭餐厨油烟净化治理,利用4年左右时间,实现全市 “基本清零”。2016年,全市完成115个社区的提质提档工作,居民满意率达96.96%;2017年长沙市将完成220个社区提质提档工作,计划到2018年,全市所有社区将完成“家门口幸福升级”。

  18 率先全面实施整套环境经济政策

  事件

  2010年6月,长沙市出台《关于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全面实施整套环境经济政策

  内容

  2010年6月,长沙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意见》,建立排污权交易、环境资源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三同时”保证金、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绿色信贷、绿色税收以及绿色财政等八项制度,开启全国省会城市全面实施环境经济政策先河。近年来,长沙市新改扩建企业排污权交易率达100%,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长沙市环境风险企业分类管理办法被环保部列入创新工作示范教材推广,环境责任保险在企业普遍推广。出台《长沙市境内河流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对浏阳河等跨行政区域河流实行水生态补偿。出台《长沙市政府采购两型产品认定管理办法》,政府优先采购两型产品,积极推行绿色财政。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自2015年率先在全国开展以行政村为补偿对象的综合性生态补偿,覆盖流域、湿地、山体、农田等多方面内容。

  19 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事件

  2014年12月,以长沙高新区为龙头的长株潭城市群三大高新产业园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型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内容

  2014年12月,以长沙高新区为龙头的长株潭城市群三大高新产业园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志长沙高新区进入全国高新区的“第一梯队”。近年来,以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等为依托,加快构建完善两型产业体系,2015年长沙高新区获批湖南省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园,2016年长沙成立了环保(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2016年11月,工信部批复同意长株潭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创建。2017年,长沙市顺利通过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验收。2016年,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868.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8%,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四大新兴产业成为长沙工业新的增长极,全市两型产业渐成体系。

  20 创立两型宣教基地及宣讲团队

  事件

  2016年,长沙市创新建立两型宣教基地、组建两型公益宣讲团队、培育扶持两型公益组织,开创了全省两型公众参与机制改革先河

  内容

  两型社会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近年来,长沙市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着力推进两型示范创建,率先全省挂牌成立两型宣教基地,招聘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两型建设和宣传,形成了扩大两型公众参与的“组合拳”。2016年,率先全省在岳麓区望岳街道恒华社区设立了两型宣教基地,引领和带动了全省的两型宣教基地建设;公开招募了一批志愿者,组建全省首支两型公益义务宣讲队伍,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公益宣讲;培育和引导长沙乐享两型志愿服务中心、长沙绿动社区资源环境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合作开展两型志愿服务,倡导社会力量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形成了面向基层的系统的两型公众参与引导机制,打通两型理念传播“最后一公里”。

  长沙晚报记者 聂映荣 通讯员 曹再兴 整理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聂映荣 曹再兴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