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活力长株潭①|乘势而上聚势而强 长株潭勠力同心向未来

“0731”长株潭都市圈城市形象创意大赛作品征集启事

编者按:这里是湘江捧出的一串明珠,这里古老与现代交融,这里创新发展跑出加速度,这里是中部崛起的龙头增长极,这里就是长株潭都市圈。作为全国第四个、中部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这里的发展日新月异。在“0731”长株潭都市圈城市形象创意大赛举办之际,大赛组委会组织记者来到这片热土,一起见证这里的蓬勃发展。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赵翼鹏 长沙报道

盛夏已过,但暮坪湘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内依然热情似火,吊臂挥舞、机械轰鸣,人人充满干劲。此处位于天心区暮云片区的湘江之滨,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的核心地带。项目建成后将助推“六横八纵”融城路网不断拓展,解决制约“长沙市南部横向城乡发展走廊”发展的交通瓶颈。

IMG_3546.JPG

暮坪湘江特大桥施工现场。

不远处,则是地跨三市、总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的“绿心”生态缓冲区。曾扎根此处的“三高”行业企业相继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生态公益林、园林景观以及天心经开区“天心数谷”地理信息产业等新兴行业。

从一个个“暮坪桥”“绿心”“数谷”的诞生,到一条条“断头路”“瓶颈路”的消失,长株潭从一体化到同城化的步步深入,这个被三市市民寄望了数十年的梦想,也正逐步成为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

轴带带动:黄金发展轴上 “国家级都市圈”加速奔跑

IMG_3539.JPG

长株潭都市圈区域范围。

湘江两岸,呈“品”字形分布的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具有一体化发展的天然优势。

从1984年正式提出建设长株潭经济区方案至今,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经历几十年有效探索,已成为湖南全省现代化建设和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支撑。

2022年2月,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再提速。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原则同意《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长株潭都市圈成为第4个被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

率先晋级“国家级都市圈”的长株潭都市圈为何备受瞩目?

长株潭三市位于湘江中下游,市中心两两相距不足50公里,在空间上相互交叠,从历史、现实以及区位来看,三市地理、经济和社会联系十分密切,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综合体。横贯三市的湘江便是这其中的黄金水道,依托湘江“百里滨水走廊”,长株潭三市整合沿岸科创、人才、产业等优势资源,推动长株潭三市设施融合、产业协同、服务共享,构建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端发展和高品质人居家园三大功能的湘江发展轴。

IMG_3548.JPG

湖南大数据交易所。

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前沿阵地的长沙南部融城片区,“天心数谷”一期项目建设现场的工人们正进行地下桩基础施工。厂房陈旧、企业能耗高、产业集聚度不够,是这片土地过往的标签。明年,20栋现代建筑将在这里拔地而起,这个以数字经济产业为主的项目,最终将构建服务于长株潭三城的国际大数据产业科创中心。

如今,更多的像“数谷”一样助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项目或已落成,或在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江两岸间,长株潭正以长沙为龙头,逐步形成了产业互补性强的一体化优势。长沙是湖南省科教文化和服务业中心,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应用等产业具备优势。株洲和湘潭均为制造名城,其中株洲是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交会的重要铁路枢纽,先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装备等为支柱产业。湘潭主导产业有钢铁、机电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

三市联动:“近邻”变“家人” 长株潭融城更“融心”

长株潭一体化,对于众多普通市民而言,最有感触的莫过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10年不到的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在长沙芙蓉区、家住在湘潭岳塘区的朱先生回忆,2014年,自己刚到长沙工作时,每次回家都得先坐车到长沙长株潭汽车站,由于长潭大巴趟数少,他有时得等上一个多小时,又坐一个多小时的长潭大巴到湘潭的长途汽车站,最后还得坐半个多小时公交才能到家,“半天做不了其他事。”

2016年,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至株洲南、湘潭段开通运营,大家开始感受到“轨道上的长株潭”的发展节奏。

2020年,芙蓉大道、洞株路、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集中通车,长株潭全面融入“半小时交通圈”。

2021年,长株潭城际铁路开启“公交化”运营模式,100.5对列车的开行数量大幅缩短发车间隔时间,更让三市乘客享受着“城内地铁化,城外城际化”的便利。

“开车回湘潭,耗时比前些年少多了;不想开车时,坐上城铁打个盹就到了。”朱先生感慨,往返长潭两地已如城内通勤般方便。

IMG_3547.JPG

一列长株潭城际列车、地铁一号线经过友阿奥特莱斯。郭立亮 摄

如今,在紧邻株潭的长沙南部融城片区,“六横八纵”融城路网不断拓展,暮坪湘江特大桥、新韶山南路、中意路、环保东路相关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

今年6月印发的《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6年)》,为长株潭的交通网提出了新目标——到2026年,都市圈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争取达到420公里;都市圈建成融城干道新增通车里程130公里,达到450公里。

从“近邻”变为“家人”,既要缩短时空距离,更要拉近心的距离,“服务同享”是关键。

2021年4月,株洲市石峰区政务中心市场监管企业登记窗口通过在线审核,发出长株潭区域首张跨市办理的营业执照。石峰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股股长廖陈说,办证人陈女士计划在石峰区开设一家商务咨询公司,通过长沙市雨花区政务中心提交了办证相关材料。按照长株潭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机制,雨花区政务中心受理以后,通过电子邮件等渠道将办证材料发送到石峰区市场监管部门,当地审核以后就可以直接出证。

2021年初以来,处于长株潭三市“融城核心地带”的长沙市天心区、雨花区,株洲市石峰区、云龙示范区,湘潭市岳塘区等地还相继启动了政务服务“跨域通办”试点,分批次公布老年人优待证办理、生育服务登记等数十个可以跨区办理的政务事项,涉及人社、医保、卫健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大大缓解了群众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

WechatIMG172.png

长株潭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事项清单(首批18项)。

近年来,三市在政务服务、医保联网、教育资源合作共享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比如,户籍方面,新生儿上户和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丢失招领等实现一体化通办;医疗方面,城镇职工医保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实现互认,正持续扩大直接联网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范围;文化方面,长株潭公共图书馆联盟服务“一卡通”面向三市市民发行,681家公共图书馆已实现“通借通还”。

组团发展:城镇入“群聊” 共建共享共发展

2022年3月22日,湖南省政府印发的《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长株潭都市圈范围包括长沙市全域(芙蓉区、雨花区、岳麓区、望城区、天心区、开福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株洲市中心城区(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渌口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雨湖区、岳塘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共13个市辖区和6个市县。

IMG_3540.JPG

长株潭都市圈空间格局示意图。

为何是这19个区市县入“圈”?

据省发改委介绍,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规划》聚焦优化都市圈空间格局,参考其他都市圈规划成果,按照“一小时通勤圈”标准,立足主要人口流动情况和不同交通方式通勤效率,将都市圈范围确定为长沙市全域、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

“入圈”之后,位于不同经济辐射带的城镇则以组团方式进行联动发展。按照《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长株潭都市圈要打造宁乡城镇组团、浏阳城镇组团、韶山—湘乡组团、醴陵—攸县组团。

在长株潭都市圈中,不同的经济辐射带恰能联动城镇组团区域发展。中部(京广)发展带,依托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加速汨罗市等沿线城镇人员流动、产业集聚、要素共享、功能整合和市场融通。北部(渝长厦)发展带,依托渝长厦高铁、杭长高速、长张高速,推动宁乡经开区、望城经开区、浏阳经开区等联动发展,整合发挥沿线科技创新、产业配套等基础优势,全面激发北部县市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南部(沪昆)发展带,依托沪昆高速,将大幅提升湘乡市、韶山市、醴陵市等南部县市经济关联度和活跃度,增强承载集聚和开放交流能力。

同时,围绕长株潭中心区域,不同的城镇组团各自具备着重要功能。宁乡城镇组团,加快宁乡市主城区、金洲新城、花明楼等错位布局、协同发展,合力打造工程机械智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及精深加工基地。浏阳城镇组团,推动浏阳市主城区、金阳新城、大瑶等有机融合,共同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花炮、花卉苗木等产业。韶山城镇组团,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整体建设红色文化研学旅游目的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醴陵城镇组团,加快以陶瓷、花炮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布局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旅游等产业。

活力长株潭②丨天心经开区:“绿心”之心 逐梦数字经济新高地

来源:红网

作者:赵翼鹏

编辑:彭佩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2/09/23/1186327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