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建引领社区“蝶变”,托稳“一老一幼”大幸福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胡芳 长沙报道

一个家庭,一老一幼,两头牵挂;一个社区,养老托育,都是治理重点。长沙市雨花区井巷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积极开展“一老一幼”精细化服务,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幼”的幸福生活。

新学期,新改扩建的砂子塘万境第二小学开学,新增学位1200个,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与此同时,家门口的康和医院也改造升级,新增医养床位80个,“一揽子”解决老年人就餐、日托的需求……

聚焦“一幼”:学校改扩建,新增1200个学位

蓝天白云下,崭新的教学楼伫立。9月9日清晨,刚刚开学的砂子塘万境第二小学门口热闹非凡。五彩缤纷的成长门、老师们灿烂的微笑迎着孩子们,戴着红袖章的党员志愿者护着孩子们进校,空气中都是棒棒糖的香甜……

1.jpg

“1972年建校,今年正好50周年,我们学校完成改扩建并正式开学。”砂子塘万境第二小学校长李艳妮告诉记者。

2.jpg

砂子塘万境第二小学前身是1972年建校的井巷公司子弟学校,后改为燕子岭小学。2020年挂牌砂子塘万境第二小学,并启动原址扩建,建设总投资6000余万元,新建后学校可容纳36个班级,1800个学位,新增班级24个,学位1200个。

“通过联动,学校和社区实现了共建共享。”李艳妮介绍,校门口设置了党员志愿服务站,由社区派驻志愿者建设护学岗。周末,学校向居民开放共享运动场。

此外,井巷社区还建设了妇女儿童之家,打造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儿童乐园,并开设了免费寒暑假辅导班,解决假期“看护难”的问题。

聚焦“一老”:家门口养老,幸福只有“一碗汤的距离”

不用离家,老人只要打个电话,可口的饭菜就能送到身边;不用离开生活小区,老人就可以住在舒适的养老中心,和老友们聊天、喝茶;不用去医院,就有专业的养护人员给老人提供日常健康体检服务……

“65岁以上居民有2000多人,占社区总人数的65%。”社区党委书记岳林介绍,社区升级了康雅养护中心,为辖区高龄、失能老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在家门口“一揽子”解决就餐、日托等需求。

“都是老邻居了,在这相处就跟一家人一样。”走进井巷社区康雅老年养护院,老人们正结伴在休息区看电视。记者看到,这里设施齐全、环境安静,规模小但功能多,老人们在这里悠闲而安逸。

12.jpg

康雅老年养护院院长冯伟介绍,该院集住养服务、短期托养、上门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于一体,是一家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的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有养老床位和托养床位80个。

与此同时,这里设置了老年助餐食堂,可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解决独居、特困老人群体“吃饭难”的问题,让幸福只有“一碗汤的距离”。

党建引领:蝶变有“密码”,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井巷社区成立于1989年,辖区面积0.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0余人,是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改制老旧社区。

留守老人多、下岗人员多、信访积案多、帮教对象多、矛盾纠纷多,无物业管理、无配套设施、无资金来源、无社会组织、无志愿队伍……“五多五无”的特点让它一度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硬骨头”和“烫山芋”。

近来年,井巷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打造“3313工作法”,实现社区从“火药桶”到“一家亲”,从“贫民窟”到“凤凰巢”,从“病恹恹”到“亮堂堂”的完美蝶变。

岳林介绍:“所谓‘3313’,就是打造‘三个岗亭’、组建‘三支队伍’、设立‘一条热线’,并最终实现社区‘零上访、零发案、零事故’目标。”

记者在井巷转了一圈,没看到一个垃圾桶,但到处干干净净。居民都自行前往垃圾站扔垃圾。刚开始,井巷的所有党员,所有的志愿者,带头对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每天准时送到垃圾站。他们不仅带头做,还负责监督。长此以往,绝大多数居民养成了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的好习惯。

在井巷社区,所有居民都是“主人翁”。比如:有人到社区来贴小广告,居民按照广告上的电话,打电话让贴小广告的人上门,然后“抓住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清理所有的小广告。

在这里,居民内心的律动,是党建引领最美社区的最好注解。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彭佩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cs.rednet.cn/content/2022/09/09/1181096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