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城”相许 以诚相待

  长沙青年人才驿站沙龙活动。  资料图片

长沙青年人才驿站沙龙活动。  资料图片

  长沙市“十行状元 百优工匠”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上,参赛选手一展匠人风采。长沙晚报通讯员 沈玻 摄

长沙市“十行状元 百优工匠”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上,参赛选手一展匠人风采。长沙晚报通讯员 沈玻 摄

  圣湘生物实验室里,毕业于牛津大学的80后女博士任小梅正在进行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调配优化。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圣湘生物实验室里,毕业于牛津大学的80后女博士任小梅正在进行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调配优化。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长沙千百年来的重要文化符号,也是近现代长沙珍视人才、集聚人才、造就人才的生动写照。

尤其是近些年来,长沙人才总量达280万,全市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前三,“人才吸引力指数”跃居全国第十、中部首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新时代人才工作“成绩单”。

8月30日,“国字号”殊荣再次花落长沙——长沙市委人才工作局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这是对长沙人才工作格局不断健全、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升级、人才服务平台不断优化、人才队伍质量不断提升的全面肯定。这是一城之荣誉。

1 高位统筹

打造一个人才“引力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就如何识才、爱才、育才、用才、敬才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

长沙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强化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担当,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加快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热忱欢迎更多高层次人才和毕业生来长沙创业就业、施展才华、实现抱负。”2021年5月21日至22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率长沙市党政代表团奔赴北京,“48小时”内走访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热情地把人才拉进长沙“朋友圈”,极大地拓宽了引才渠道、提升了引才层次。

从全国知名高校,到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驻长高校,长沙市委主要领导带队揽才的脚步从未停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强省会”离不开强人才,长沙始终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强市之基,高起点谋划和推进人才工作。

在长沙,人才工作是真正的“一把手”工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任副组长,组织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级党委(党组)切实担起党管人才主体责任,主动担任长沙人才政策“代言人”,做到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不遗余力优待人才。

在长沙,人才工作始终坚持“一盘棋”推进。近几年来,长沙相继成立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长沙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发展中心、长沙人才集团、长沙市委人才工作局,“一局带两处一中心、一集团、一产业园”的工作格局正式确立,形成工作合力,为全市280万人才保驾护航。

在长沙,人才“引力场”磁吸作用愈加彰显,截至目前长沙认定ABCD类高层次人才2838名,支持154家企业自主认定紧缺急需人才191名,越来越多的人才在长沙建功立业,大展身手,茁壮成长。

2 礼遇人才

人才工作只有“升级版”

践行“人才强市”,长沙是来真的,干实的!

三年免费场地、500万元高端人才创业特殊奖励,足以体现长沙留住高科技项目的坚定决心和极大热情。在人才政策“加持”下,聚焦卫星产业的天仪研究院于2014年在长沙正式“开张”,创始人杨峰心中“让航天触手可及”的梦想随之起航。

当“潇湘一号”被成功送入距离地面500公里的轨道,中国第一颗以民营企业纯商业模式自主研制的微小卫星,从此牢牢地浇筑上了湖南印记。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享受到各类产业扶持支持、人才政策等,让我们感觉‘如沐春风’。”湖南毂梁微电子创始人万江华被评定为长沙市高精尖人才领跑工程国家级产业领军人才,获得150万元奖励补贴,150平方米全额购房补贴。

截至目前,公司已有5人入选长沙高层次人才,2人入选制造业紧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眼下长沙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风头正劲,万江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回望十年,从持续实施长沙市引进国际高端人才“313计划”、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到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的实施意见》,再到启动实施“引进紧缺急需和战略型人才计划”(“3635计划”);从出台“人才政策22条”,到“自贸区人才政策45条”“乡村振兴人才政策8条”,再到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长沙人才政策“含金量”越来越高,覆盖面越来越广,兑现速度越来越快!

“从过去100万元(人才奖补)‘包干’,到现在全要素、全链条发展人才的各个细节,折射出城市治理水平的飞跃。”长沙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长刘东波这样说。

长沙从来不吝于表白对人才的深情,也从来不吝于表达对人才的渴求。

面对方方面面的人才,长沙以“城”相许,既高度重视“顶天立地”的高精尖人才,又充分注重“铺天盖地”的草根人才和青年人才;既强化需求导向,又兼顾“土洋新老”,最大限度地放大人才集聚效应。

如今,在长沙这块造就人才、吸引人才的沃土上,无论是漂洋过海回来的“海归派”、来自发达地区的“小姐姐”、山旮旯里的“小哥哥”,还是东北“老铁”、江西“老表”、湖南老乡……五湖四海、东西南北的人才都找到了归属归宿,凝聚在一起迸发出城市发展活力。

据悉,自发布“人才政策22条”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近60亿元,发放国内高校毕业生租房和生活补贴121.77万人次,人才购房补贴发放1.26万人次、4.63亿元,支持海外专家引智项目309个、3490万元,兑现制造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级奖励补贴1.43万人次、5028万元。

真心实意抛出“橄榄枝”、真金白银种下“梧桐树”、真抓实干当好“后勤部”,长沙推动人才政策持续升级迭代,推动人才工作持续升级迭代,把最高的礼遇给予人才。

在长沙,人才政策只有“升级版”,人才服务也从来不是“最终版”。想创新有宽松环境、出成果有多重激励、遇困难有暖心服务、评人才有科学体系,长沙吸引人才靠政策更靠生态,靠真金更比真心。

近年来,长沙先后办理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健、配偶随调等各类服务7000余人次;设立青年人才驿站6个,让来长求职人才免费拎包入住;协调金融机构投放“优才贷”200多笔8.5亿元,惠及人才企业90多家,带动授信100余亿元。

今年6月,长沙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工作局谋划组织开展“长沙市人才工作者联系人才服务企业促进发展”专项行动。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罗缵吉任总指挥,部务会成员分别带队直接联系服务企业,提供重点支持和个性化服务,纾困解难,助推人才企业发展。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人才工作者用心当好人才“管家”,共计走访企业1233家,宣讲人才政策,听取意见建议,全力为企业和人才排忧解难,以爱才敬才的磅礴“大气”,汇聚近悦远来的满满“才气”。

3 聚焦“强省会”

人才与城市共成长

截至去年底,长沙先进计算产业链认定高层次人才289人,汽车产业链认定128人,航空航天领域认定174人,工程机械领域认定125人……数据为证,长沙市已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广泛分布在营收增速靠前的各条产业链,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呈现正相关,人才正与城市共成长。

只有关键领域的人才供给不“掉链子”,发展才能不被“卡脖子”。一直以来,长沙聚焦实施“强省会”战略,坚持产业链聚才、创新链聚才、人才链聚才,精准发力引育人才。

“播种”人才亦有所获。如今,各类人才赋能长沙——

“长沙这片人才成长的沃土,不断赋予你追梦逐梦的力量。”湖南思为康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胡璧梁从不掩饰对长沙这座“梦想之城”的感激。

还记得,刚归国创办企业时实验室条件十分简陋。在长沙有关部门帮扶下,公司很快找到并自购了适合生产研发的2000平方米场地,迈出发展的关键一步;还记得,处于新药研发阶段的思为康面临资金短缺难题,长沙“优才贷”风补资金雪中送炭,审批发放授信贷款150万元……

现在,思为康的CART细胞疗法已在血液肿瘤治疗上一试身手,并积极探索其在实体肿瘤上的疗效,为加速推动CART细胞疗法全产业链的发展成熟贡献力量。

同样是在生物医疗领域,“大数据冠军”梁威正在用医疗软件改变人们的生活,公司最新研发的城市医疗AI系统已在长沙多家医院试用,逐步改变医疗行业的未来。

在智能制造领域,东北小伙高狄正在和同事一道准备继续攻克三轴激光振镜技术,为长沙工程机械优势产业带来新一轮技术变革。

在汽车产业链上,“打铁匠”王道耀和他的湖南盈旺集团正在持续把车身焊接零部件做专、做优、做精,加大力度对核心零部件悬架、货箱技术投入……

长沙是一座骨子里散发着“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气质的英雄城市,历来就是各类英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赛场”。如今,随着“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聚焦,“强省会”“长株潭都市圈”等战略的加持,长沙发展格局日益突出,为人才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奋斗的城市呼唤奋斗的人才,广阔的舞台期待精彩的舞者。

长沙将持续发扬“千金买马骨”“高筑黄金台”的精神打造人才“磁场”,全心全意呵护人才、毫无保留扶持人才、不遗余力培育人才,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汇全市之力而助之,让人才出道即巅峰、明日犹可待!

见证者说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首席专家 何清华:

在长沙,人人尽展其才

公司从观沙岭搬到星沙,再到工业城,从最初依靠租赁厂房办公到成为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的高端产学研一体化企业,何清华创办山河智能已有23载。回望企业发展历程,他说:山河智能是长沙人才政策的受益者。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是创新的载体。”何清华说,山河智能在奉行先导式创新理念基础上衍生出开放创新,即通过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吸引各方人才加盟,这与长沙市的人才理念是一致的。近几年,山河智能人才队伍中补充了许多外来“血液”,天南地北、四海内外的人才都有,这些人是公司发展成为国际化企业不可或缺的力量,而且此类人才越来越多。

目前,山河智能共有专职研发人员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余人,博士生导师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3人,博士后4人,博士、硕士学历者近200人。通过积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公司拥有长沙市高层次人才43人、长沙经开区骨干人才48人,各人才项目评审专家16人,引进 “海外引智”项目人才2名、“湖南省100个引进科技人才”1名,约500人次成功申报各类补贴。

何清华还有个特别的感受,就是这些年来长沙越来越重视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比如长沙市每年都组织开展“十行状元 百优工匠”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有6万元、3万元不等的奖励,并优先推荐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评选;政府还支持企业建设卓越技工学校、示范性高级技工学校、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最高可以给予企业200万元经费支持;企业新引进或新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职工,可以获得5000元奖励,在长首次购房可以获得3万元购房补贴;制造业企业新引进或新获得正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可以获得1万元、5000元奖励……“从这些政策不难体会到长沙对各领域人才的尊重和诚意,体会到长沙‘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氛围。”何清华如是说。

“近十年来长沙大手笔聚才引才,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洼地效应显现。”何清华认为,现在的长沙处处喷涌着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活力,相信千千万万的人才循光而来,必将在长沙这座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擘画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

企业创新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

“在长沙创业真的不是我一个人在创业,也不是我们团队在创业,而是政府跟我们大家一起在创业。”2008年,戴立忠怀揣“健康中国梦”回国创业,在长沙创办圣湘生物。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长沙市委市政府提供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圣湘生物已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分子诊断试剂、仪器产品供应商之一,形成了覆盖疾病精准诊疗、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生物安全保障的全方位解决方案。2020年,圣湘生物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抗疫第一股”。

在戴立忠看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长沙人才政策对贡献突出的人才在经济上给奖励、政治上给待遇、社会上给荣誉,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戴立忠对十年来长沙密集出台的人才政策如数家珍,尤其是长沙市委组织部、长沙高新区“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保姆式服务让这位企业家为之感动。

如今,圣湘人才聚集效应凸显,构建了一支2600余人的国际化人才团队。其中,国家级、省级行业领军人才10余名,长沙市高层次人才30余名,海外归国留学人员100余名。

“员工稳定性大大提高,战斗力也越发强劲。”戴立忠介绍,公司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全球首创和国际领先的技术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银奖等各类国家级重大奖项50多项,逐步构建了基因技术应用普适化、全场景化的新生态,填补国内行业多项空白,引领国内行业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长沙重点培育的新兴优势产业,近年来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完全有实力有能力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在全球占据更大市场,成为继工程机械产业后又一张新的‘湖南名片’。”戴立忠说,圣湘生物也将充分利用好人才政策红利,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更多老百姓用得起、用得好的科技惠民产品,助推长沙医疗健康事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十年大事记

2013年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的实施意见》,设立1.2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2014年

启动实施“引进紧缺急需和战略型人才计划”(简称“3635计划”)。

2015年

出台市委、市政府领导直接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和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

2016年

创办首期长沙市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深圳)高级研修班,至今已举办8期。

2017年

出台《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简称“长沙人才政策22条”),随即出台32个配套细则办法。

2018年3月

举行“首批长沙市海外引才联络站”授牌仪式,设立5家海外引才联络站。

2018年6月

为期4天的“香港博士团长沙行”深度考察交流活动在长沙举行。

2019年4月

“院士专家长沙行”暨中国工程院“互联网+”行动计划(2035)项目中期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2019年8月

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2019年12月

长沙青年人才驿站正式对外开放。

2020年3月

针对已认定高层次人才的长沙“优才贷”金融服务上线。

2020年12月

长沙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揭牌。

2021年1月

印发《长沙市乡村振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乡村振兴人才政策8条),随即出台13个配套办法。

2021年3月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人才政策发布(自贸区人才政策45条),随即出台24个配套实施办法。

2021年5月

欧美同学会正式批复同意海归小镇(长沙·智能制造)申建启动。

2021年7月

全国高校学子长沙体验交流活动举行。

2021年11月

“长沙人才智慧导航”、长沙人才APP全新上线。

2022年4月

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发布《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试行)》(简称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

2022年6月

发布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26个配套实施办法。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静

编辑:彭佩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