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接到过
消除校园贷记录、消除不良记录的电话
如果有人自称是
银行、网贷、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工作人员
称你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
或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信用卡支付类
有不良记录
如果不及时消除将影响个人征信
你是否会相信
如果你不相信
对方提供自己的工作证、营业执照等
并能清楚的说出你的个人信息
包括曾就读学校等信息
你是否还能坚持不信
如果你有所迟疑
那么你离诈骗就不远了
1
8月1日上午11点,舒某接到0731开头的电话,电话那头自称支付宝的工作人员。对方说舒某的银行征信太低,需要更新信息并清空贷款额度就能恢复征信。舒某信以为真,先后在交通银行的“惠民贷”贷款20万元,在长沙银行的“快乐秒贷”贷款了6.6万元分两次转入对方提供的账户,直到对方说还需转账,这时舒某才发觉被骗。
2
8月12日,欧某接到一个“081”开头的电话号码,自称为京东工作人员,可注销“京东白条、金条”,但因欧某在其他贷款平台有贷款信息,需要把个人贷款信息全部注销。在对方的引导下,欧某下载了“全语通会议”和“乐播投屏”聊天软件,进入平台后,按照操作贷款了34万余元并转账至对方提供的账号上,随后欧某申请结算被驳回,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3
8月5日,黄某在下班途中收到一个短信,说其2月份有个逾期记录已上征信,对方说只要下载"全视通云会议"APP,然后按其操作转账,就能消除。随后,黄某按对方要求将26000元转到了对方发来的账号上,正准备继续转账时,黄某老公将其阻止,黄某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如今个人征信报告已成为我们
第二张“身份证”
一旦失信不仅影响个人信贷
还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正因如此
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诈骗套路揭秘
1、伪装身份
诈骗分子多以冒充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贷款平台、支付宝客服”等身份实施诈骗,有时还会向受害人出示伪造的证件、营业执照或通过事先获取的受害人身份、银行卡等具体信息,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让受害人放下戒备心理。
2、编造理由
骗子往往利用受害人担心留下征信污点或被司法机关处理的心理,以国家政策、个人信息被盗用等为由,要求受害人配合。
3、完成诈骗
当受害人被吓住并产生慌乱情绪后,诈骗分子会提出有办法处理,并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者让受害人在正规网贷、金融APP上贷款后转账至嫌疑人提供的银行账户。
安安提醒
个人征信由国家统一管理
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无权删除修改
更不会以短信、电话或邮件的方式
向信息主体告知
涉及贷款、金钱或者其被纳入黑名单的信息
因此所有声称
可以“帮助消除个人征信不良记录的”
都是诈骗
各位市民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要相信对方的任何说辞
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2022年6月19日至2022年7月18日,全宁乡市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56起,共损失464.8万余元,环比上月立案54起上升3.7%。
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33起,占比58.93%;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7起,占比12.5%;杀猪盘类诈骗6起,占比10.71%;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4起,占比7.14%;其它类型电信网络类诈骗3起,占比5.36%;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虚假购物服务类、虚假征信类各1起,占比1.79%。
来源:宁乡公安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