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4日讯(记者 孔晴丽)市场上的猪肉从哪里来?买到的猪肉是否安全?如今,这样的担忧只需拿出手机扫个二维码便能化解。
这个二维码便是市场摊贩、用肉单位设置在放心肉公示牌上的“猪肉身份信息”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码进行支付,可清楚看到肉品两证、进货渠道、数量等信息,发现肉品有问题还可方便快捷地进行在线举报。
商户们将放心肉公示牌挂在显眼的位置。
湖南是生猪大省,猪肉产品更是市民餐桌上不可缺位的消费品,确保肉类食品安全是守护市民舌尖安全的重要一环。2019年以来,长沙市市场监管局大胆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打造了放心肉智能监管平台,构建了“一票验证、一扫查证”的肉品管控模式,这种“即查、即视、即询、即诉”的渠道,不仅让监管更有力,还增强了民众消费肉品的信心。平台自上线运行以来,本地屠宰企业产量上升30%,目前每天增加屠宰量达800头以上。
放心肉智能监管平台通过引导屠宰企业、肉品经营商户、用肉单位入驻,归集生猪产品上下游供应链信息,建立起经营者、消费者和交易信息三大数据库,实现了经营主体数字化。
通过平台提供的网络订单管理、进销存台账管理、账务管理等功能,本地屠宰企业免去了手工开票、手工台账等环节,实现了订单数据的自动收集;肉类批发零售户建立了进销管理系统,实现了网上订货、销售清单打印、数据实时汇总;大型餐饮门店、食堂等用肉单位省去了索取、保管纸质凭证流程,厘清了采购、消费需求;外来肉企对接了入长销售报备端口,实现了外来肉来源可溯、去向可查。
同时,为了实现票肉一一印证,市市场监管局与农业农村部沟通协作,打通了生猪产品流通信息与动物产品检疫信息的衔接环节。平台直接与动检部门的检疫票出证系统和屠宰企业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合格证明;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把检疫票据分发的权限和责任交给经营商户,以订单为载体对电子检疫票进行重量拆分标识证明和网络随附,将传统的线下供应链流水业态通过信息化在线上予以显示并永久保存,实现产品溯源。
长沙放心肉人工智能监管系统示意图
为满足全方位匹配需求,实现平台应用市场化,放心肉智能监管平台引导屠宰企业、肉品生产经营企业、消费客户、商业银行、银联、保险等多方参与进来,匹配各方需求,让所有参与者都从中受益共赢。此外,平台还通过互联网增值服务,实现了自主运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肉品智慧监管新模式。
放心肉智能监管平台不仅获评2020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十大智慧监管”创新举措之一,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创新案例”,还被专家誉为“技治监管”的典型代表。自2022年全面推广以来,平台销售订单达314868单,本地屠宰企业累计出库量21192吨,本地肉销售累计18102吨,外来肉报备累计4990吨。
来源:红网
作者:孔晴丽
编辑:彭佩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