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战略及核心竞争力”训练营开营。
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供应商评价等级为A级以上的配套企业颁发证书。
红网时刻新闻7月24日讯(通讯员 刘晓畅 记者 彭超)7月23日,由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携手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主机企业举办的首期“战略及核心竞争力”训练营开营。 5家主机企业和32家来自长株潭的配套企业参加,主机企业代表化身“导师”,与配套企业高管团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帮助配套企业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
训练营开始前,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芬,装备工业处处长陈林,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袁振为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供应商评价等级为A级以上的配套企业颁发证书,鼓励这些企业继续为工程机械产业链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训练营上, 来自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恒天九五的主机企业代表化身“导师”,指导配套企业准确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将资源集中于关键价值领域,形成基于客户价值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优势。主机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建立主配协同,打造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多向发力,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保证产业链安全,维护供应链稳定,促进产业链升级,是每一位工程机械人的责任。
受邀的企业战略资深专家石明华则引导配套企业从研究客户价值内涵出发,探讨了客户价值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应围绕着客户价值而展开,目的是寻找客户的真正价值所在,为企业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新的方向。
为进一步帮助配套企业将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落地实施,相关专家还分享了“成本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在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打开成本核算的“黑匣子”,为企业构筑成本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并实现用数字驱动质量、生产等其它相关业务,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跟上数字化时代发展的步伐,满满干货让参与训练营的配套企业深受启发。
针对工程机械行业配套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还邀请了金融机构介绍了“创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该模式从“先货后票”变为“现款现货”,帮助配套企业快速回笼资金,促进产业链的资金融通。
训练营上,配套企业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了自身的努力方向,开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报告。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训练营结束后,协会将跟踪落实配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情况,持续为配套企业提供各种帮助。
来源:红网
作者:彭超 刘晓畅
编辑:王顺祥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