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瓷刻:以手含心绘刻万物 釉出刀下妙笔生花


微信图片_20220601170432.jpg


编者按:天下非遗聚雨花。6月1日至5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场活动暨第三届湖南非遗购物节在湖南雨花非遗馆举行。红网长沙站推出《强省会·兴文化——天下非遗聚雨花》专题,带你探寻不一样的非遗故事。



瓷刻,又名刻瓷,源于古老的“剥玉”和“号碗”。于清同治时期传入宝庆。一种以瓷器为载体的雕刻艺术。如今,在长沙雨花非遗馆就可一睹瓷刻作品的独特风采。



在烧制好的瓷器上,用特殊刀具进凿镌、刻划,在釉面形成深浅、粗细、疏密、虚实的点线。是以刀代笔,将绘画与雕刻完美结合的工艺美术。其图案颜色就是瓷釉本身的颜色,永不褪色,历久弥新。



刘金铎,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庆瓷刻传承人,从事瓷刻艺术30多年,凭借扎实的美术功底,在陶瓷上创作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尤其是在人物肖像上,有着非凡造诣,极富生命力。被誉为“中华一绝”“中国人物肖像瓷刻第一人”。



刘金铎说,完成一幅人物肖像,多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需要创作者极大的耐心和细心。2013年,其作品《乔布斯像》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百花杯”金奖。同年,其作品《齐白石肖像》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2014年,刘金铎的作品《泳坛之花》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百花杯”金奖,同时入选联合国世界手工理事会:艾琳·国际精品奖。这幅看似摄影照片的瓷刻作品,人物的每一滴汗珠都是创作者一点一点细致凿镌而成。



细腻的人物肖像摸起来却凹凸不平,极具砂砾感。黑色的瓷板下是白色的瓷釉,通过凿刻,白色的釉色透出来,与黑色的瓷色形成明暗对比,从而产生3D效果,近距离观察,凸起的汗珠实际上是凹进去的。

瓷刻,又名刻瓷,源于古老的“剥玉”和“号碗”。于清同治时期传入宝庆。一种以瓷器为载体的雕刻艺术。如今,在长沙雨花非遗馆就可一睹瓷刻作品的独特风采。

在烧制好的瓷器上,用特殊刀具进行凿镌、刻划,在釉面形成深浅、粗细、疏密、虚实的点线。瓷刻,是以刀代笔,将绘画与雕刻完美结合的工艺美术。其图案颜色即为瓷釉本身的色彩,历久弥新。在原来基础上,加以颜料填充,也可产生色彩丰富的瓷刻作品。

刘金铎,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庆瓷刻传承人,从事瓷刻艺术30多年,凭借扎实的美术功底,在陶瓷上创作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尤其是在人物肖像上,有着非凡造诣,极富生命力。被誉为“中华一绝”“中国人物肖像瓷刻第一人”。

2013年,其作品《乔布斯像》在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百花杯”金奖。同年,其作品《齐白石肖像》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来源:rednet

作者:邓正可 张子夜 杜放 胡芳

编辑:胡红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