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经开区探索小微园区建设新路径

部分企业在发展中亟待转型升级,新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又面临用地不足问题。在土地要素资源缺乏的背景下,如何盘活存量低效工业用地?近日,长沙经开区出台加快小微园区建设提高亩均效益办法,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运营”,打造小微园区建设新模式,助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亩均效益提升。

据介绍,园区放宽有关研发用房规划指标和产权分割要求,鼓励企业开展低效工业用地二次开发,通过统一规划建设或提质改造工业标准厂房,打造生产、研发、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综合体。为激发企业转型升级建设小微园区的积极性,推出报建零收费、降低自持比例、运营补贴、亩均效益奖励等激励举措。

为推进小微园区建设,园区还撬动政府职能由管理者向“项目合伙人”转变。组建针对小微园区建设的前台服务专窗,同时后台设置全功能综合审批处室,以项目合伙人角色提供全流程审批和帮代办服务,实现项目报建从“一窗受理、分类转办”向“受理、审批、帮办、出窗等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转变。

长沙经开区还将放宽规划指标限制,将研发、中试等建设用房列入生产性用房,不受配套用房比例限制,为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承载空间。推进产权分割转让,为市场主体培育提供更多住所空间,让先进制造业项目不需购买土地,通过产权分割即在园区快速落地、生根、发展。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熊远帆 通讯员 黄姿

编辑:胡红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