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湘江新区:蹚改革深水区 闯产业升级路

1至2月,湖南湘江新区项目建设迎来开门红,新区全域共铺排进入年度计划的重大项目730个。截至2月底,完成投资324.0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9.9%,总量占全市的46.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目前,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进位到国家级新区前六,实现了新的跨越!

湖南湘江新区带着国家使命成立,定位为“三区一高地”——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聚集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和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

3月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湖南湘江新区调研时强调,要以更高站位认识、定位、建设自贸试验区和湘江新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装上动力引擎。

7年奔跑,湘江新区已成为湖南、长沙经济发展领跑者,重要增长极。新定位、新标准,新区站在最高处、走在最前列,朝着更高的目标勇闯新路。

引领带动奏鸣曲,勇闯高质量发展新路

2015年5月20日,国务院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从此,湘江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一跃成为全国第12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

湖南、长沙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打造三个高地,实施强省会战略,这都与湖南湘江新区国家级新区的历史使命高度吻合。

成立七年来,新区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从2015年的160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674 .2亿元,居19个国家级新区第6位,正在挺进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处于从“五年成规模”向“十年树标杆”迈进的关键时期,湖南湘江新区如何闯出新路子,谱写新篇章?

湖南湘江新区高站位谋划,长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谭勇代表新区党工委提出了加快打造“四个新区”,即高端产业新区、前沿创新新区、开放活力新区、一流品质新区的目标任务,奋力挺进国家级新区“一方阵”。

作为经济功能区,国家级新区之新就在于赋予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在更大的范围内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壁垒。

如何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湘江新区内涵式发展?新区不断挺进改革深水区。

湖南湘江新区党政综合部部长杨中建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指示精神,按照‘做实新区’的要求,理顺新区体制机制,推动由统筹发展向融合发展转变,提升全域整体效能和资源配置效率;以坚强的法治保障赋能新区发展,加强衔接汇报,争取尽快出台《湖南湘江新区管理条例》,将新区改革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通过改革创新,新区近年来不断激发了新活力。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大力推动在线审批、无纸化审批,行政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改革荟萃“新区实践篇”,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列第二,招标投标、办理建筑许可等5个指标在全国表现优秀。

一项项改革不断强化“产业强区”“产业兴区”理念。

最新出台的《湖南湘江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锚定综合实力争先进位、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创新能力担当引领、改革开放实现突破等主要目标,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春天进发。

湖南湘江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贺树云表示,新区经发局将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战略,积极深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城市合作,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建设。

蓝图绘就,到2024年,新区力争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稳定在4.8%左右,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达到28%,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2%以上。

产业强区进行曲,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聚焦“三智一芯”,深化产业链建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湖南湘江新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发展量质齐升,招商引资加速突破,今年1至2月,新区全域引进项目37个,合同引资205亿元。

以更高标准谋划推进产业发展,毫不动摇做强先进制造业,优质高效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时俱进发展数字经济,深耕细作建设产业园区。

锚定方向,奋发作为。

“这是新区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必将推动新区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新区产业促进局副局长董海文表示,下一步新区将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做强支柱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做优新兴产业,加速构建“5000亿园区、千亿产业、百亿企业”产业格局。

立足新起点,企业发展劲头十足。

走进湖南湘江鲲鹏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整齐穿戴防静电衣帽的产线工人在生产车间忙碌。以“鲲鹏”“昇腾”等技术为核心,湘江鲲鹏搭建起服务器与PC机双线并行的软硬一体化生产线,两条生产线预计一季度将完成2亿元金额的订单量。

拓维信息董事长、湘江鲲鹏公司董事长李新宇说道:“湘江鲲鹏作为新区重点先进制造业代表,将立足新区‘新’起点,以科技创新为湖南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放眼1200平方公里的热土,产业发展热潮汹涌澎湃。

一组数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区工程机械产业、新材料产业产值均破千亿元;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产值高速增长,产值过100亿元、50亿元、10亿元企业分别达6家、13家、82家;税收过亿元企业56家、亿元楼宇10栋;全年签约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137个,合同引资1300亿元。

如何续写产业发展新篇章?《湖南湘江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路径:将实施产业强区推进行动,壮大工程机械、新材料、汽车和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打造现代金融集聚区,培育总部经济、健康医疗、文化旅游等特色现代服务业集群,提升园区发展能级,进一步加强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布局中联智慧产业城、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宁乡生产基地等十大主导优势产业重点项目,湖南三安半导体产业园、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北斗产业园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打造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湘江数字健康产业园、湘江融城科技城等十大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三年行动计划》吹响了奋进的号角,更让新区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先进制造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这对公司来说是开辟了一个‘快车道’。”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是长沙市第一批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优秀火炬企业,工程副总裁黄英君表示,在长沙、新区强势发展先进制造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环境下,企业将迎来更多的相关产业资源、政策资源和人才资源,“我相信,在这里,我们所从事的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一定可以发展得更快更好!”

产城融合交响曲,打造高品质城区新样本

在城市化加速发展进程中,高品质城市规划无疑是引领城市发展升级的主要抓手。眺望新区,这里产、城、人和谐共生,城市片区轮廓分明、血肉丰满,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多规合一’试点要在新区落地生根,要真正实现一张图管到底。”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新区国土规划局局长唐子可信心满满。他介绍,目前,新区正率先推进“多规合一”改革试点,以《湖南湘江新区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工作为契机,积极打造多层级规划相互衔接、各类规划协同编制、多种空间差异管控的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体系。

新区将坚持高品质规划建设,打造现代化城市新标杆,建设彰显国际品质的宜居新区,构筑宜居乐业幸福的“长沙样本”。翻开新区的规划蓝图,将构建“一核、三廊、五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一核”指环岳麓山综合服务核。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梅溪湖城市副中心、市府片区、滨江片区等区域为核心,打造长沙城市西中心。“三廊”指湘江西岸科创走廊、湘江西岸现代服务业走廊和319国道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五组团”指岳麓坪埔、宁乡金玉、望城高星、湘阴新片区、九华新片区等五个产城融合功能组团。

湘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利刚表示,湘江集团将围绕长株潭一体化抓好片区拓展,重点建设融城科技城和湘江智航新城,深耕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北片,打造梅溪湖超级中轴,建设一流国际社区,加快建设岳麓山大学科技城。

城市的规划理念,最终指向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依托“十大片区”的规划设计,一批具有国际品质的城市中央会客厅将涌现;以“十大基础设施及重大民生项目”为重点,新区将拥有更高效畅达的交通网络、更高品质的公共设施、更优质的共享公共服务。

一座城,应该有独特的气质、有高尚的追求、有最终的依归。

在梅溪湖、在洋湖、在岳麓山、在滨江、在大王山、在金龙,在兴隆湖……那一页页关于产业、科创、人文、教育、国际的畅想,那些将从一片片黄土中生长出的激情之楼、激情之所、激情之城,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涌向湘江西岸,流连此间。

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湖南湘江新区正在落实中央、省、市绘就的蓝图,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域一心向未来,全力推动新区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实施强省会战略,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新长沙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胡益虎 冯茜宁 贺晴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