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勇闯改革深水区 雨花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新年伊始,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传来喜讯:自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雨花区块累计新增市场主体2587家,其中企业1046家。2021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引进金融机构5家;外贸进出口总额125亿元,同比增长95%;外商直投3558.56万美元……

除了沉甸甸的数据,雨花区块还创新推出了一系列让企业暖心、带劲的新政:量身推出首批六项“一件事一次办”特色套餐,出台从轻、减轻、免于处罚的“三个清单”,成立全省首个区级劳动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施行市场采购贸易风险补偿......一条条“干货满满”的创新举措充分彰显了雨花加速开放的决心、让海内外客商近悦远来的诚心。

深化“放管服”改革

创建高效便捷政务环境

雨花量身推出首批六项“一件事一次办”特色套餐,从食品进口、大宗农产品进口、跨境电商企业开办等多个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在市场监督领域,雨花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改革举措,包括试行企业“休眠”制度、试行企业住所集中登记地制度、全面推行“一业一证”和“一业一照”等。以真金白银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易货贸易等,对符合雨花区块产业导向的新入驻企业,购房、租房均可获得扶植与补贴。对区块内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年度进出口总额达到200万元美元及以上的给予奖励,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可获奖励200万元。

同时,雨花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市场采购贸易发展,给予在区块内开展对非贸易、易货贸易的企业运营奖励、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市场采购贸易发展,给予在区块内开展对非贸易、易货贸易的企业运营奖励等。

打造“制度创新”高地

构建功能完善的要素环境

雨花高桥大市场作为全国首个承载中非经贸战略任务的“试验田”,充分发挥中部第一个市场采购试点的大市场,积极推进“全国商贸流通双循环”,深度融入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引进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智库主脑”,借用“两会一载体”的优势构建“三中心一平台”,形成“政研商”一体化推进机制;南非西红柚和湖南小商品的易货贸易首单试水成功,使得湖南自贸试验区探索中非易货贸易有了实质性进展;加速咖啡、坚果、芝麻、干辣椒等产品的全产业链建设,形成10条进出口产业链;非洲在华非资源型交易和集散中心、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市场采购贸易风险补偿等10个制度创新成果为全省首创,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改革不停歇、创新不止步。雨花区块承接了长沙片区113项改革事项中的96项,320项具体举措中的264项,今后更多的机制创新、举措创新将在这里迸发。

立足“宽严相济”标准

搭建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违法必究,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与要求之一。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刚创办的企业,因为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可能会出现各种轻微违法情况。如果直接“开罚单”,即使处罚金额不大,也可能会被记入失信名单,将对企业后续发展造成影响。

为了构建“宽严相济”的信息化监管平台,雨花区充分利用先进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市场主体信用预警平台,强化信息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出台从轻、减轻、免于处罚的“三个清单”,进一步释放“容错空间”,让企业体验到“有温度的执法”。

遇到劳动纠纷怎么办?维权者以往容易“找不着门”,企业家亟需更高效的劳动纠纷化解机制。为此,雨花区成立全省首个区级劳动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每天安排律师驻场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参与调解。在流程上形成“三环紧扣”,功能上“三联调动”,配套上“三大共建”,构建劳动纠纷全链条服务机制,高效预防、加快解决辖区内的劳动纠纷,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潜力被激发,活力被释放,日益改善的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招商引资磁场效应凸显,为雨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如今,放眼长沙城东南,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产业升级抢占制高点,一只只“金凤凰”在雨花区这片蓝天沃土之上,蹁跹翱翔。

来源:飞梦雨花

作者:陈静 何江

编辑:吕周阳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科技
  • 时政
  • 经济
  • 民生
  • 区县(市)
  • 园区
  • 税务
  • 教育
  • 公安
  • 交通
  • 市场监管
  • 公示公告
  • 精彩视频
  • H5
  • 综合专题
  • 印象长沙
  • 活动招募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长沙站首页